过去几周科技圈可太热闹了,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研发的DeepSeek AI大模型火爆全网,用户增长速度不亚于当初openAI公司的ChatGPT,短时间内横扫全球,成为140多个国家移动应用免费下载排行榜上的扛把子。
数据显示,目前DeepSeek的全球的日活用户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官方网站不定时崩溃,而除了普通用户之外,许多科技企业也纷纷加入这场AI盛宴。比如提供基础硬件设施的华为、龙芯中科,还有为其提供一键部署的云服务商腾讯、阿里等等,生怕被这个AI时代所抛弃。
然而大家还不清楚,在DeepSeek刚诞生时,许多人并不看好这家企业,因为市场上AI模型数不胜数,短期内能从人群中走到聚光灯下,让人一度怀疑是否偷走了一条捷径,尤其是一些美国媒体指责DeepSeek涉嫌抄袭、蒸馏等,类似的声音不在少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突然发现,DeepSeek走红似乎大家口中改变国运级的事件,先是一波接一波的网络攻击,甚至有黑客扬言DeepSeek没有任何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此时中国网络安全巨头360挺身而出,隔空嘲讽外国黑客组织“有种向我开炮,别总惦记着初创公司”。
后又有多家网络巨头和安全巨头挺身而出,表示愿意为DeepSeek无偿提供云服务、网络安全防护等。随后DeepSeek确实抵御住了大规模网络攻击,但此时的DeepSeek似乎承受不住广大网民的“热情冲击”,服务器接连瘫痪,DeepSeek官方连夜发表声明。
市场是此消彼长的,DeepSeek的爆火让AI产业大国美国面红耳赤,并开始出手干预,比如对DeepSeek的硬件供应商展开调查;不允许在苹果、谷歌商城商城上架;甚至被无端扣上“危害安全”的帽子,下载访问将面临最高20年监禁。
然而,因为DeepSeek免费、开源的特性,许多国家为了本地AI产业的发展纷纷为自己站队,曾经抵制DeepSeek的国家和企业纷纷向企抛出橄榄枝,比如AMD、英伟达、英特尔宣布从软硬件层面支持DeepSeek大模型,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开始对DeepSeek进行深入了解。就连特朗普也突然改变态度“DeepSeek不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之所以态度变化如此之快,甚至慢慢从内心接受中国AI产业的崛起,除了AI技术本身之外,让他们认清现实的,其实是AI技术的“低成本”优势,直接戳破了他们万亿美元级别的AI产业泡沫。
DeepSeek的R1模型,仅用500多万美元的成本就达到了openAI的ChatGPT 01模型的水平,费用几乎相当于Meta公司一个研发人员的年薪。而基于DeepSeek大模型,华裔科学家李菲菲仅仅用了50美元就创造出了堪比DeepSeek和openAI的S1模型,这对于美国的OpenAI公司来说,简直是噩梦。
要知道,特朗普上任的第二天,孙正义被拉着要和美国openAI、甲骨文公司联合,投资5000亿美元,合计3万多亿元,用于发展美国AI基础设施。
很明显,日本软银要在用自己的“热血”浇灌美AI产业,四年投资3万亿元,这是美国的“摇钱树”,也只是美国科技圈的“融资梦”,希望通过“AI”来画饼,吸引软银等海外企业的巨额投资,从而借助外部力量和资源发展本土科技产业,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这是美国的一种“低成本”投入。
如今,DeepSeek的低成本优势直接戳破西方这种逻辑,也让投资者纷纷怀疑,到底该不该继续投资美国AI产业?
要知道,由于DeepSeek不需要太高算力,同时华为也宣与DeepSeek联手,一度导致英伟达市值蒸发3万亿人民币,整个美国AI相关行业蒸发的市值赶上了俄乌双方经济损失的总和。
不管他们投资与否,反正公开信息显示,英特尔、AMD、英伟达、微软等许多硅谷企业纷纷开始向DeepSeek阵营靠拢。
140多个国家能将DeepSeek捧上免费下载排行榜榜首,已经让许多投资者开始犹豫,是否要继续押注美AI金融游戏。
中国的这一突破,不仅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段里程碑,也是近几年面对西方技术封锁、技术脱钩的有力反击,更是对美国金融泡沫的一次精准打击,而这次带来的后果,可能是美国资本市场和硅谷科技公司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
或许此刻他们才真正领悟到:大搞脱钩断链、固步自封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唯有秉承合作精神,才能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