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八零后,到如今已是一枚而立之年的“老阿姨”。
这么多年来,算上学校里所学的课本,以及自己平时读过的闲杂书籍,可以说自己也算得上一个“读书人”了吧。
然而,你是否也有跟我一样的疑惑:看了很多书却仿佛没看一样呢?所读过的书是否为我所用了呢?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说明你和我一样,还没摸索到比较高效的阅读方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把书读好、为自己所用呢?
在《阅读变现:将知识化为核心竞争力》这本书中,作者如是说:“我走过一段‘距离商务人士很遥远’的路,但却在咨询顾问这一行工作了十年以上,这都是因为我通过‘读书’学到了知识。”
其实,这本书的作者他在大学及研究生期间学的是哲学和美术史,然而却在20多岁的年纪入职大型的广告公司。
后来,他还进入外资咨询公司工作,不但在商业领域付梓出版多本著作,还在培训机构当授课讲师。
可见,他所走的职业道路与所学的专业是大相径庭,甚至是毫无瓜葛的,但是,他却能跨领域取得成功。
个中缘由是因为“所有的一切,都通过‘自学获得’”。
他不光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套“高效阅读法则”。
只有我们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而大量地吸收书中的知识或者“干货”,并通过所学到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成为了一名有价值的知识生产者。
确实如此,在如今这样一个知识爆炸、书籍泛滥的时代,我们并不缺乏要读的书,也确实读过很多好书。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书中的作者那样活学活用,不断给自己充电,实现事业上的跨越式发展。
或许,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掌握高效读书的方法,不知道怎么读书,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书读好。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书中介绍的高效阅读法吧。
①、一带而过地跳读全书。
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曾经提出了有名的“帕累托法则”,这个法则告诉我们“在各种各样的领域内,80%的结果是从整体的20%之中产生的。”
同样道理,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从20%的精华内容中,提取出这本书80%的重点知识。
因此,如果想要高效率地阅读一本书,并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学会找出书中这20%的精华内容。
简而言之,高效阅读就是“一带而过地跳读全书”。
那么,如何来抓取这20%的精华内容呢?
首先,拿到一本书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阅读目录”。在阅读目录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总论”或者“结论”等总结性极强的文字的章节时,就要先从这里读起。
有很多书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快速地汲取全书中的精华内容。
当然,有普遍性就会有特殊性。还有的书,它的目录当中并没有很明显的带有结论性的文字。
这时候,我们要从目录中找出“看上去最有趣”的章节,从最吸引自己的那部分开始读起。
通过这个方法读下去之后,如果觉得还挺有意思的,那就进一步阅读完整个章节。
如果觉得没趣儿,那就再继续回到目录,再选择看上去相对有趣的章节,再次粗略地读起。
总之,拿到书后,跟着自己的感觉读就可以了。只读全书最精华的20%,舍弃其他的,这个阅读方法是十分高效的,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重要的知识。
②、读5本书,不如“一本书读5遍”
对于每一个爱书的人而言,我们都会海量的书籍,读完一本,接着下一本,如此往复,觉得读得越多越好。
殊不知,这是读书的一个误区。
原因很简单,只读一遍肯定会忘记。
这种“宽泛浅略的阅读行为”无论读多少本书,都难以有效地提升知识的贮藏量,只会给我们留下“似曾相识”的错觉。
但若要细究起来,一问三不知,只好频频摇头就此打住。
因此,我们要有“读5本书,不如一本读5遍”的毅力与决心,深耕下去,终有所获。
③、制造信息“鱼笼”。
在书中,作者向我们介绍这样一个方法:制造一个鱼笼,将代表着信息的鱼投入其中饲养起来,让它们自由游动,按需捞取。
具体来说,在读书的过程中,即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以电子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
然后,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根据主题,检索出事先做好的知识笔记,灵活组合和运用,从而创造出知识成果。
有了“信息鱼笼”,我们再也不担心“读书无用论”的困扰。有了它,我们再也不担心读了海量的书,还是一无所获。
无论这本书读过多久了,只要在读的过程中做好信息和知识贮藏,我们便可以随时随地地支配和调用它们,来指导生活和实践。
可以说,这是一劳永逸的好方法,书中的内容常读常新,源源不断创造出价值。
在《阅读变现:将知识化为核心竞争力》一书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论去多少好的学校,接受多么好的教育,倘若不能通过书本持续学习知识,那么知识生产就很难作为一项职业,在这世上展现出其价值。”
这告诉我们,不仅要海量读书,还要高效读书。具体而言就是学会跳读、精度,把书读薄,把书读厚,通过信息鱼笼锁定知识,为己所用。
当然,从读书、到获取知识、到活学活用,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愿你我都能学会这几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以书为伴,让生活散发着知识的力量和光芒,照亮美好的人生之路。
-END-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
是的是的 共同学习
还用你个傻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