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读书,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读书人、知识分子、书香门第”之类的标签词。
要知道,对于八零后而言,在我们的祖辈或父辈那代人里,能读书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但凡一个家庭里出一个读书人,那可真的是光耀门楣的好事儿。
他们读书出来以后,谋求到的最好的职位就是光荣的人民教师,给人的印象大多都是儒雅、博学、明事理,因此特别值得人敬重。
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读书不再仅仅局限于少数人,而是逐渐普及开来。
于是,叔叔那辈的人很多都可以念中专、上高中,甚至读大学,仿佛身边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起来。
他们毕业后,谋求到的岗位更加多样化,有技术人员、公职人员、人民教师、工程师等等。
然后,到了我们八零后这一代人,读书得到了全面化的普及,高考升学率急剧攀升,大学不再局限于精英式教育。
毕业后,我们的求职机会更是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由此可见,对于很多人而言,读书成为了寻找工作、安身立命的敲门砖和必经之路。
如今,当谈及读书,人们不再局限于求知、求职、求生,而是延展到了个人的自我成长方面。
渐渐地,读书成为了人们的业余爱好,既可以满足专业领域的晋升需要,还可以陶冶情操,重塑人格。
台湾知名作家三毛曾经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书读得越多,我们的心境更加开阔而平静,在时光的孵化下,人的形象气质自然发生改变。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读书成为了自我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而不仅仅是肤浅地为了功名利禄。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之余,纷纷捧起书籍,一页页、一本本地读下去,尽情享受那抹书香、那份惬意与满足。
等到某一天,你蓦然发现,自己已然蜕变成为那个更优雅、更从容、更自信的人。
而这,就是读书给你的馈赠;这,也是读书的乐趣所在。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人们步履匆匆,似乎很少有人会谈“情怀”了。
在他们看来,与其跟你谈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多谈下几个客户来得实在。
然而,于我而言,世界如此喧嚣、功利,我却独享这份难得的读书乐。
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梁实秋也说:“读书乐,所以一卷在手往往废寝忘食。”
虽然不及名家大师们那般境界高远,而我也独爱这份读书之乐。
愿你也能从书中寻得一番乐趣,与君共勉。
-END-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