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村的老人由于没有社保为其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大多数人会在外务工,主要是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宽裕一些。但最近听说,一项“新规”出台,男60岁、女55岁不可以再外出务工了?这是什么情况?
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差距,让很多农村居民迫于生计不得已离乡务工。进入城市之后,由于自己缺乏学历和一技之长,很难找到条件很好的工作。于是,城市的建筑工地便成了很多农村务工人员的聚集地,随之出现了大批的农民工。
从城市建设方面分析,正由于农民工的大量聚集,城市中的高楼单能够一座一座拔地而起,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建设,城市的容貌才能够日新月异。很多农民工在建筑工地务工数十年,到了年龄之后,却很难继续留在城市。
很多农民工年龄已经五六十岁,但她们仍不愿还乡,仍要通过持续的劳力输出来获得工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肩上所承担的压力较大,有些是为了能够赚钱为家人治病,有的是为了供养自己的侄女上学。相比较于务农而言,做农民工获得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显然更高,更能够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
目前,大部分城市工地的农民工一天的工资在200元左右,一个月将近能够获得5000元到6000元,一亩地一年的收入却仅仅只有1000到1500元左右,前者的诱惑明显更大,只不过需要付出更大的辛苦。
但是,农民工随着身体年龄的越来越大,身体也开始逐渐退化,身体的各个机能无法维持高强度的工作,这也使得建筑工地上常常会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之后,农民工家庭的窘境将会进一步加深。
其次,相关的建设也会出现暂缓。一方面为了保障大龄农民工的生命安全,保障农村家庭的基本生活,减少工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各个项目的推进,于是我国发布了对农民工年龄的严格规定,该规定在20年便已经开始实施,要求年满60岁的男性和55岁的女性不得在建筑工地工作。
去年的十月份,北京和上海等地区的相关部门开始到建筑工地进行检查,并加强老年工人职业健康的各个管理工作,部分用人单位需要向当地劳动部门提供大龄工人的健康证明。对于企业而言,自己单位内如果存在大龄工人,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并根据身体检查的结果合理地安排岗位。
对于一些年龄较大,身体技能退化比较严重的老人而言,企业必须按照要求,不得让其从事一些高强度的工作。很多企业为了避免各种麻烦,便辞退了很多大龄工人,让很多有就业意愿的老人深受打击。
这一政策发布之后,网络上有关该政策的质疑声也不断。很多农民工认为,政策一旦被落实,很多农民家庭将再次陷入贫困,会让很多农民工失业,失去收入,甚至失去生活的来源。但从每个人的健康角度分析,相关规定出台之后,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保证大龄工人的安全权益,同样是为农村居民和农村家庭考虑。
相关部门也回应,即使当前年龄较大的农村居民不做农民工,社会上也为其提供了很多的岗位。一些农村地区,当地的农业产品非常有特色,因此吸引了很多企业开设农产品加工厂,这些岗位的工作一般要轻于建筑工地的工作,这些工厂也能够提供大量的类似工作岗位。
有的农民工也会效仿这些工厂主,用自己的积蓄,在当地开办一个农产品加工厂,不仅提高自己的收入,还解决了自己的失业。从事农产品加工行业,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和操作都比较简单,农民工很容易上手。并且在当地工作,还能够兼顾自己的家庭,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不仅如此,很多农民也可以将自己的土地承包权转让给一些,想要集中规模生产的企业或个人,不仅可以拿到一笔不小的租金,还可以进入该企业工作。当前,国家正在推动新农村建设,实行乡村战略,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勃勃的生机,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也不断增加。很多农村的大龄老人,完全可以不做农民工,在自己家里就业,也能够获得将近3000元左右的收入。
结语总而言之,相关规定对农民工的年龄限制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使得一些农民无法再到城市务工,这对于农民工而言,即是坏事,也是好事,虽然让自己失去了一份高薪工作,但他保住了自己的身体,并为自己提供了一份较为轻松的工作。
看样子,农民的末日快来了。哪个农民纯种地,能把日子过下去
不打工全部坐政府食堂去
老人不让干,年轻人不想干,下一步不加工资,大伙儿都完蛋。
在家等死吧[得瑟]
好好找村里种地给城里人,不要出来了
这些人一般没退休工资,吃啥喝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