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叙利亚再次爆发内战,叙政府军在反对派武装的攻势下迅速溃败,仅仅13天就丢掉了所有控制区。虽然期间俄罗斯驻叙利亚空天军的航空兵起飞对反政府武装展开了空中打击,但仍旧难以挽回颓势。而在叙利亚政府军撤退的途中,大量武器被叛军缴获,其中就包括了价值昂贵的48YA6-K1“Podlet-K1”三坐标相控阵雷达,该雷达是S-300/400防空系统配套使用的搜索雷达,意义重大。如此重要的作战装备随意丢弃,使得不少人开始质疑俄叙联军的城市战能力,因为在上一次叙利亚内战期间,叙政府军在俄罗斯航空兵的支援下,相继解放了叙利亚国内的许多中大城市,但仅仅过去了数年,俄叙联军的城市战能力就如此堪忧,令外界感到十分诧异。
城市战的特点和问题所在
无论是在中东战场还是俄乌战场,典型的城市战结构除了巷战,街道争夺,守军会根据地形和环境布置若干道防线之外,还充分学习了中国教材片老电影《地道战》,结合冀中抗战,志愿军坑道挖掘思路和实例之后,将他们运用在战场上。在现代城市战多道防线和传统地道战的巧妙结合下,许多孤零零的点目标连成片,片又形成了面。白天失去的阵地和被突破的防线,晚上又能通过错综复杂的地道重新夺回来。以俄乌“马里乌波尔攻防战”为例,乌军在此依靠车间仓库,高炉烟囱,工业设备和杂物,修筑了完整的工事群并设立了大量的假目标用于迷惑俄军盲目投射火力。在地下,乌军在此还挖掘了大量的掩体和地道群,真正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钢筋铁桶。
凭借着完善的工事群和复杂的坑道,加上驻守在此的还包括了臭名昭著的“亚速营”,使得俄军在此连续攻击了80多天,出动的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钻地弹,重磅航空炸弹和重型地面火炮等。但即便是动用了数量和质量远高于乌克兰武装部队的兵力和火力,防守的乌军仍能迟滞俄军的锋芒,甚至可以组织几次反击,令俄军的推进行动只能以缓慢的房屋或街道为单位。此外,乌克兰武装部队的反抗意识以及前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防空工事也起到了巨大作用,远道而来的俄军在不熟悉地形,内部结构,尤其是俄军的通讯水准,信息化建设较差的情况下,去攻击这样坚固的一座城市,注定是需要付出重大代价的。为此,马里乌波尔攻防战被认为是俄乌战争初期最血腥的一场战役。对于俄军来说,暴露出来的不足非常多。
首先,负责进攻的俄军前后共计投入了5万余人的兵力,但这些部队的成分十分复杂,除了俄军正规野战部队外,还包括了车臣武装,东乌亲俄武装。最初俄军轻敌,只是将第150摩步师,第810海军陆战旅及部分东乌亲俄武装派到了这里,人数不到两万。在一轮交手之后,俄军发现马里乌波尔并不好啃,所以才层层加码,倾注了更多的军事资源。这种行为是典型的“添油战术”,指挥部高层误判了战场形势所导致,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俄军的情报部门的侦察工作不到位。其次,在交战过程中,俄军又面临了下述多个困难,首先就是优于乌军的主战装备,比如苏34前线轰炸机,T-90M主战坦克,240毫米口径的2S4“郁金香”自行火炮,在缺乏情报支持和友军步坦炮协同和航空支援的情况下,付出了足够大的代价但仍旧无法快速攻破乌军阵地。
为此,无论是马里乌波尔攻防战,亦或者是俄叙联军所面临的困境,总结来说就是缺乏配套完善的综合作战体系,尤其是主力编制的摩步旅及其下属的营级战术群,编制不合理。在马里乌波尔城市攻防战时期,俄军一个典型的摩步旅编制大约3800余人,分为3个摩步营,1个坦克营,1个侦察连,1个狙击排。额外配属的是2个炮兵营,1个火箭炮营,1个反坦克营和2个防空营。从编制上来看,就知道它缺乏电子战部队的支援和后勤保障部门的支持。
而在营级战术群方面,在交战时仍旧是3个摩步连,1个10车制坦克连,2个炮兵连和其它排级支援部队组成。这样的编制的确增强了独立作战能力,但协同作战能力,尤其是战场交互和联络,对无人机及敌方炮兵,火力点的快速反制能力则有不足。此外,俄军在城市战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还包括了装备老旧,配套体系不完善,指挥-控制建设水平不佳。
俄军的问题中国如何巧妙解决?
有了俄军的前车之鉴,中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肯定是踩着石头过河的。实际上也就是在马里乌波尔攻防战发生的那一年,北方工业联合中国兵器集团在珠海航展上就展出了一套陆军合成旅的出口配置方案,其中除了常见的作战支援营,反坦克营,侦察营,防空营,坦克营,机步营,炮兵营,勤务保障营和无人机营之外,还额外增加了一个“城镇作战增强模块”。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城镇作战增强模块”并不是单独建立一个独立编制,而是将专业的城镇作战装备以套件增强的方式,加强到机步营,无人机营或作战支援营内,它配属的武器主要是大口径重火力,比如自动榴弹发射器,无人战车,无人机和重型单兵导弹等。
看上去,这样的加强似乎意义不大,毕竟多国军队在面临不同的战场环境时,也会临时调整地面单位的作战武器,就像俄军在吃了大亏之后,也将122毫米榴弹炮直接划分给了营级战术群使用,充当火力支援支柱。不过与外军的这些临时加强不同,中国出口合成旅中的“城镇作战增强模块”是基于合成旅整体的信息化建设,联动水准高的情况下,依照步兵进攻单位在作战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而做出的加强。以无人战车和无人机为例,除了担负打击和支援作战的任务外,也能客串战场侦察,数据实时反馈到后方的角色。除此之外,中国还研发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机械狗,可以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来回穿梭,可以攻击也可以侦察,后方指挥平台在收到这些战场实时信息之后,随即就可以将其标注在数字地图上,单兵的数据终端可以满足每个步兵清晰掌握战场实际情况。
实际上城市战的难处就在于情报和协同,重火力反而是次要级的。在没有明确目标指示及精确打击套件的辅助下,战斗就会成为马里乌波尔城市攻防战的再演。俄军的确出动了足够多,并且投射了足够当量的重火力,但因为侦察和情报工作没做好,加上重磅航空炸弹的打击精度太差,所起到的效果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许多人认为,俄军历时80余天的马里乌波尔城市攻防战所取得的成绩,实际上就是依靠源源不断的地面单位一点点取得的,技术装备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并不符合未来的城市战发展方向。
解放军的城市战思路,能否掀起技术变革?
通过“城镇作战增强模块”,可以确定的是解放军的未来发展首先就是建立在信息化和无人化作战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我方的技术优势来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这样的城市战思路,的确可以在未来数年时间内掀起一场技术变革,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此前战事胶着的加沙地区,有着兵力和装备优势的以色列地面部队在面临反抗武装的地道战和其它袭扰时,表现的十分疲惫。
这里的不足之处首先在于以色列长期重视航空兵建设,忽视了地面部队的培训,其次就是它的部队编制和战斗框架的搭建并不合理,没有解放军合成旅那般的高效,坦克装甲单位经常是与步兵单位分开作战的,这就使得反抗武装可以使用现有装备做到逐个击破。不过要想将解放军的合成作战观念,尤其是无人化平台加入后的新思想推广到世界范围的话,难度还是十分大的,首先一点就是合成部队的搭建和指战员的培养,就已经难倒了许多国家,如果再加上昂贵的作战装备,基本没有几个国家可以扛住这样的代价去建设一支新时代的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