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没有明星般的外形,也不是靠讲段子吸引眼球,却在全国两会上站着站着就火了。这个人叫周云杰,海尔集团的董事长。

他那张板着的脸,和身旁笑得灿烂的小米创始人雷军形成鲜明对比,瞬间被镜头捕捉、被网络放大。谁也没想到,这一幕会点燃全网热议,甚至让海尔的品牌形象也发生了一点点变化。

在“代表通道”的那一刻,雷军穿着海军蓝西装,笑容可掬,而周云杰站在一旁,神情严肃、一丝不苟。

正是这种“反差感”,让无数网友记住了这个看起来“不苟言笑”的理工男。网络上的玩梗、表情包层出不穷,海尔董事长这个名字迅速登上热搜。

紧接着,周云杰顺势开通了自己的抖音账号。第一条视频发出来没几个小时,粉丝就涨了几十万。

他穿着正装、胸前别着“海尔兄弟”徽章,镜头前讲得认真,也不忘在花絮里自嘲一句:“把我们这些理工男都逼疯了!”不少网友说,这一笑,终于把他从“董事长”变成了“人”。

他说自己开账号不是为了出圈,不是为了当“网红”,而是为了让用户能更近距离了解海尔。他要用最直接的方式,讲讲海尔的故事,听听用户的建议。

这不像是一场营销,更像是一个企业家诚恳地走下台阶,走进普通人视野的第一步。

他不是一个人这样做。海尔的其他高管也陆续在社交平台上线,拍视频、讲产品、读留言。这一波操作,不只是为了“跟上年轻人”,更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转型尝试。

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品牌表达,已经不合时宜。现在,企业家们需要站在用户面前,变得真实、有温度。

周云杰自己对突然走红的反应是“诚惶诚恐”。他说自己不太习惯这样的关注,更不想个人走红盖过了品牌的意义。

他一再强调,这一切的目的,都是希望海尔能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真正的互动,而不是靠刷存在感获取流量。

走红后,他回归微博,雷军第一时间转发欢迎,两人隔空互动,网友们看得津津有味。不少人开始猜测,海尔和小米是不是要联手搞点什么大动作。

面对这些猜测,周云杰没有否认。他表示,两人确实交流过智能家居领域的可能性,未来是不是能擦出合作火花,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他也在公开场合说过一个观点,流量不是战略资源,只是借力工具。他们不做流量的奴隶,而是希望把关注转化为品牌势能。

靠段子吸粉,不是他们的方向。真正想做的,是在流量中找到用户的真实声音,并用这些声音指导产品升级和服务改进。

为了拉近年轻用户的距离,海尔还计划推出新版《海尔兄弟》。不再是当年的动画风格,而是更加符合当下年轻人口味的全新内容载体。

从IP到产品,从文化到理念,这家公司正在用最实在的方式完成一次品牌年轻化的跨越。

一个企业能不能长期站得住脚,关键不在流量多高、曝光多频,而在于能不能听懂用户在说什么、需要什么。社交平台提供了这个窗口,但敢不敢用、会不会用,决定了品牌的下限和上限。

现在的用户,尤其年轻人,不再迷信大品牌的“光环”,他们更关心一个产品能不能解决问题、一个品牌有没有态度。企业高管自己站出来说话,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表达。说得再多,不如亲自下场。

周云杰火了,不是因为他会表演,而是因为他没演。他把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品牌呈现给大家,用最简单的方式建立了新的信任关系。这种从上到下的变化,才是一个企业真正走向未来的关键一步。

一个理工男用一张严肃的脸,敲开了企业与用户之间那扇沉默许久的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