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开门匣子和大镜面匣子,不是同一款驳壳枪

晨曦中的温暖如初 2024-12-26 11:53:28

差不多二十年前,笔者曾将多年收集的驳壳枪的俗称整理,以《旧中国手枪俗名录》为题发布。文中,主观并草率地将西班牙造旁开门匣子(阿斯特拉902)说成是俗称的大镜面匣子。虽然在发现错误后,很快便给予了更正,但因为文章发布后,很快被转载和剽窃,更正文远不及初发文的影响力大,以至造成讹传。

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在说旁开门就是大镜面。我不知这讹传是否由我造成(有点过高估量了自己),但我有责任专门发文来再次纠正这一谬误。

大镜面匣子和旁开门匣子俗称之由来

毛瑟驳壳枪自1895年问世,至1939年停产,其间有过几十次的变型,唯独1899~1902年的一款产品特别地与众不同。所有其他的型号,在机匣的两侧,都开有几何形状的减重槽,有的还印有商标,有的还镌有铭文,有的则既有减重槽,也有商标,也有铭文。到了后期的1930速射型,还多出了快慢机。

而1899年开始的、由毛瑟厂专为意大利海军生产的一款驳壳枪,机匣的两侧是既没有减重槽,也没有商标,也没有铭文,也没有快慢机,光光的啥都没有。不仅啥都没有,机匣的表面还打磨得特别光亮,如镜子一般。这枪来到中国后,擅长起外号的国人便将其俗称作大镜面。

这便是大镜面匣子的由来。

和当时其他款型的驳壳枪一样,大镜面匣子也是7.63毫米口径,也是140毫米枪管,也是10发固定弹仓供弹,除了机匣外观,从性能上说并没有什么不同。

大镜面匣子也有二十响的,请看:

注意:这种二十响的大镜面,比意大利海军版更早,也没有快慢机,只能半自动射击。有些评书说二十响大镜面一梭子连发如何如何,那是瞎说。甭管十响的二十响的,大镜面都是半自动,没有能连发的。

旁开门匣子是西班牙的出品。1926年开始,西班牙多家公司出品了多种外形酷似毛瑟手枪的驳壳枪,其中就有诞生于1928年的阿斯特拉手枪。

这是该枪的基本型,900型。10发固定弹仓供弹,半自动。

阿斯特拉手枪是一个系列,包括900、901、902、903、904E、904F等多个型号,其中以900、902、903出品居多,也更为中国用户所熟知。

图中,上为阿斯特拉902型,20发固定弹仓供弹。下为阿斯特拉903型,可拆弹匣供弹,弹匣容量10发、20发。听说还有30发的,不知确实否。两枪都装有快慢机,可选择单发或连发射击。

所有阿斯特拉系列的驳壳枪,都有几个共同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机匣左侧的侧板是活动的,保养时可以把这个侧板打开。如图:

就是因为这个特征,该系列驳壳枪在中国便有了一个“旁开门匣子(盒子)”的俗称。

德国人精细,毛瑟手枪的内部机件全用严密的咬合,没有一颗销钉。西班牙人没那么讲究,大量使用销钉结合,甚至不惜把这些大大小小的销钉暴露在机匣面板上。

这就形成了该枪的第二个特征,即在机匣的右侧,简单粗暴地显露着一堆销钉。如图:

因为这暴露的销钉大小共有七颗,因而这枪在中国,又有了第二个俗称,“七钉匣子(盒子)”。

旁开门匣子或七钉匣子不可能是俗称的大镜面

前边说了,毛瑟为意大利生产的1899年版驳壳枪,就是因为机匣两侧既无减重槽,又无商标,又无铭文,又无快慢机,光光的啥都没有,所以才称作大镜面。

阿斯特拉902驳壳枪没有减重槽,可像不像镜面,却并不仅仅是没有减重槽就行的。请看:

机匣左侧有活动的面板,有铭文,有标号,有用于打开机匣面板的手指槽;

机匣右侧有一堆销钉,有硕大的快慢机,快慢机还置于一个扇形的凹槽内。

从哪儿说,这旁开门匣子与镜面都沾不上边儿。

既然是俗称,就必须得从俗

俗称就得从俗,这道理不用解释,都懂。那我们就从当年的老战士口中,挖一挖这旁开门与大镜面是不是一码事儿。

1.抗联的彭施鲁将军,回忆东北抗战时期到四军七团宫显庭(胡子出身,后叛变)部工作时,有这样的记述:“绿林队伍的头目都是最喜爱驳壳枪的,东北人把它叫做盒子枪。盒子枪品种较多,比较稀有的品种‘旁开门’和‘大镜面’,他们常常要花高价收买……”

从彭将军的这段话中,可以明白无误地读出,旁开门和大镜面是截然不同的两件家伙。

2.抗战时曾任中共广宗县长兼县大队长的孙云英回忆,1942年,冀南第四地委书记郭森率武工队来到广宗时,“我见郭森同志手中拿着三把驳壳枪,他带的两个警卫员,一个拿着大镜面驳壳枪,一个拿着旁开门驳壳枪,我心里说:‘好得劲的家伙’。”

从老革命孙云英的这段话中,可以读出和彭施鲁那段话同样的内容。

3.杨靖宇将军的警卫员黄生发,在回忆杨将军时,说到将军的七支手枪,“一支二十响的旁开门匣枪,由特卫排长张秀峰给背着。这支手枪,杨靖宇最喜爱,梭子拿不下来。还有一支旁开门的匣枪我带着。靖宇将军还有两只手枪,考尔特二号与三号”,由一个姓吴的传令兵带着。

“梭子拿不下来”的二十响旁开门,显然就是阿斯特拉902驳壳枪。另一支没有特别说明的旁开门匣枪,则极有可能是阿斯特拉900型。

这四支手枪同属于杨靖宇个人,但并不时时带在他身上。杨随身自带的是另外的三支手枪:金鸡满槽十响大镜面匣子、马牌撸子、小五封子。这三支短枪,与将军形影不离。

黄生发的这段回忆,不仅和前边两人的回忆一样区分了旁开门和大镜面,而且和敌人展示的将军身上的遗物相印证,说明了大镜面就是毛瑟厂出品的1899年意大利海军版驳壳枪。

上图即杨靖宇牺牲后,敌为宣扬其武功所展示的将军身上的遗物。虽然照片不是十分清晰,但其中的驳壳枪,大环机锤和稍短的枪机导轨却依稀可辨。照片无声地告诉我们,将军生前与敌人对射时使用的驳壳枪,就是德国原版的1899年式意大利海军型(并非很多网文所说的大沽造)。而这款驳壳枪,也就是黄生发口中的金鸡满槽十响大镜面匣子。

其实,起外号也不仅仅流行于中国,老外也有这个风气。毛瑟1899年式意大利海军版驳壳枪在老外口中,被称作flatside或slabside。我外语差,但感觉跟镜面的意思也差不多。

不论中国和外国,我从没见过曾使用过驳壳枪的老兵谁说过旁开门就是大镜面。哪位朋友有兴趣,帮我找一找,我表示感谢。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