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能让连李白为此搁笔,主要原因是这首诗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地位。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所写的一首七律,描写在黄鹤楼登高远望所见到的壮丽景色和由此引发的情感。诗歌以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相结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白是一位拥有极高文学造诣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豪放、浪漫主义的风格。当他来到黄鹤楼,看到崔颢所题的这首七律《黄鹤楼》时,他被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深深吸引。这首诗的辞藻优美,对景描写生动,情感表达真挚,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李白的诗歌创作水平非常高,在面对崔颢的这首《黄鹤楼》时,他承认自己的创作力被超越了,并赞叹崔颢的诗歌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表达了对崔颢的敬佩之情。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确实让李白感到无法超越,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李白作为一位具有自知之明的伟大诗人,对其他优秀诗歌作品的欣赏和尊重。

仅基于诗歌的描写所做的推测,实际上我们无法确定李白对《黄鹤楼》的哪些方面感到震撼。不过可以从这些描写中看出,《黄鹤楼》确实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所展现出的辞藻、景色、哲理和情感等方面的描写,都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崔颢和李白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
李白当时不想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