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学生殴打45名同学:地上降不住的妖精,都有一个天上的老子

哎呦喂育儿 2025-02-26 17:22:50

哈喽大家好,我是哎呀妈。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心里五味杂陈。

深圳一个四年级家长群中,几乎每个父母都在提出一个共同诉求:

要求班里一位“班霸”退学或转学。

这个“班霸”多蛮横?

自从一年级入学以来,全班47个同学,有45个长期被他殴打、抓挠、用圆珠笔扎额头,甚至有人被打到左眼出血,无论男女。

要是反抗,跟他说要去报告老师,后果只会更惨。

然而,即便老师多次劝阻,都没有任何效果,就自己上课都被他干扰和打断过。

有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他会突然跑到讲台上,把板书擦得一干二净,对老师的管教充耳不闻。

每次跟“班霸”的父母沟通,建议他们带孩子去检查一下,对方父亲却轻描淡写地说:“这都是孩子间的小磕小碰!”

说来谁都不信,能把全班同学都打到每天都要带一两道伤疤回家,还有住院的,哪是什么小打小闹?

看到“班霸”父亲的回应,我想到那句高赞评论:“地上降不住的妖精,都有一个天上的老子。”

1、熊孩子的恶,是父母亲手浇灌的

现实中,总能听闻各种“熊孩子”的光辉事迹。

比如,杭州某餐厅里,8岁男孩故意将热汤泼向邻桌孕妇,只因对方提醒“别在过道乱跑”。

母亲一边擦桌子一边赔笑:“孩子活泼好动,我赔您干洗费。”转头却对孩子耳语:“泼得好!看谁还敢多管闲事。”

重庆某小区,10岁女孩连续半年划伤停车场车辆,被监控拍下后,父亲怒斥物业:“你们装摄像头是不是针对我女儿?她这么乖,肯定是别人教的!”

这些父母用“护短”代替管教,用“甩锅”掩盖过失,却不知:

孩子的行为底线,是父母划定的。

当父母把“他还是个孩子”当作免责金牌,实则在告诉孩子:“伤害别人不用付出代价。”

从推搡同学到划车伤人,从校园霸凌到成年后的暴力倾向,恶的种子往往在第一次纵容时就已埋下。

要知道,社会不会为父母的溺爱买单。

老板不会因为“他从小没被骂过”而容忍员工偷奸耍滑,法官不会因为“他爸妈惯的”而减轻刑罚。

今日父母替他挡的“小麻烦”,未来都会变成社会砸向他的“铁榔头”。

惯子如杀子。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无数家庭血泪验证的因果律。

2、被“宠废”的孩子,终将活成父母的孽债

在老家,表姑的儿子小浩,一直是我们口中“被宠坏”的反面教材。

初中时打伤同学,父亲掏钱封口;高中作弊被抓,母亲大闹校长室;大学因斗殴被退学,全家哭诉“社会不公”。

32岁这年,他沉迷网络赌博输光婚房,父亲突发心梗住院时,他却在病房外打电话借钱:“老头反正快死了,医药费不如给我翻本!”

每次一跟家人聊到他,都很感慨。

溺爱不是爱,是废掉孩子的“温柔刀”。

父母替孩子跨过的每一个坎,都是他未来跌倒的深坑;

父母替他兜底的每一次错误,都在剥夺他成长的机会。

当保护变成囚笼,孩子只会成为永远断不了奶的巨婴。

而一个没有敬畏心的孩子,注定众叛亲离。

想想看,那些婚姻中家暴的丈夫、职场中推责的同事、社交中霸凌的朋友……

大家口里“长不大的恶魔”,最终会被亲人远离、被社会毒打、被法律制裁。

父母能替他求情一时,但求不了一世。

3、教育本质,是教孩子“怕”与“爱”

孩子是怎样的人,很大程度反映出父母的教育如何。如果不想养出人人讨厌、嫌弃的“熊孩子”,父母一定要做到这3点:

1)立规矩要“狠”,更要“稳”

别等孩子打人了才说“不能动手”。

2岁抢玩具时,就要按住他的手说“轮流玩”;

5岁踢猫时,要带他抚摸动物并道歉。

把“敬畏生命”具象化:踩死蚂蚁后告诉他“小蚂蚁再也见不到妈妈了”,撕坏同学作业后让他手抄一份赔偿。

2)后果教育比打骂更有效

孩子超市乱拆包装,让他用零花钱买下商品;

弄脏地铁座位,递给他纸巾当场擦净。

关键不是惩罚力度,而是让他明白:你的行为必须自己收场。

3)父母先管住自己,才能管住孩子

要求孩子尊重他人,就别当着他的面辱骂服务员;

希望孩子守规矩,就别带着他闯红灯。

正如心理学家班杜拉所言:“孩子从来不会好好听长辈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长辈。”

写在结尾:

《颜氏家训》有云:“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真正的爱,不是替孩子挡下所有风雨,而是教会他如何在雨中行走;

不是纵容他成为“人见人怕”的霸王,而是引导他长成“人见人敬”的君子。

当我们抱怨“孩子管不住”时,先看看自己是否活成了“管不住”的大人;

当我们痛心“社会容不下”孩子时,先想想自己是否给过他“容得下”的教养。

愿每个家庭都能斩断“递刀的手”,愿每个孩子都能在敬畏与爱中,长成温暖明亮的人。

不知道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分享。

我是哎呀妈,各大平台签约作者,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爱写作,爱看书,爱看电影电视剧。育儿这条路,我们一起携手同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注:图片来源网络截图,侵权联删。

0 阅读:0

哎呦喂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