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亏你当年没回国啊。”1989年,公派出国深造的袁钧英,学成之后选择留在美国,被国人怒骂。多年后,大家却向她道歉。
没承想,此时的袁钧英却犹豫了。当初明明说好,要做我国的生物化学人才啊,怎么才喝了几年美国的水就忘本了?
袁钧英出身于医学世家,祖父、父母都是医学教授。良好的家庭环境,让袁钧英从小备受宠爱。但10岁那年,平静的生活瞬间被打破,父亲永远地离开了她。
父亲英年早逝,竟是因为护士用错了药。父亲的死,成了袁钧英心中永远的遗憾,年幼的她真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便下定决心学习生物医学。
1977年刚恢复高考,袁钧英就如愿考入复旦大学生物系。大学毕业后,她追随家人的足迹,考进了上海第一医学院,成为一名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之际,袁钧英迎来了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这是中美两国的一个合作项目,旨在培养我国自己的生物化学人才。可是,想加入这个项目,却难于上青天。
几十所高校,数万名学生,最后胜出的,也就仅有几十人,更重要的是机会只有一次,一旦没有通过,就终身不能参与这个项目了。
最终,袁钧英凭借实力,成为这几十人之一,申请到了哈佛大学。这个决定,改变了她之后的人生轨迹。
初到美国的袁钧英,不仅要适应那里的生活,更要攻克哈佛大学的博士课程。课程的密度、强度和难度,让袁钧英完全没想到。
但袁钧英咬牙撑下来了,不仅如此,她还发现了一个前人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细胞死亡。
细胞在正常发育时,差不多50%的细胞会死亡。当时对此现象的主流解释是,细胞是被饿死的。
但袁钧英对这个回答,保留着质疑。因为被动饿死和正常发育,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不可能同时存在。
所以,在哈佛读博士的第二年,即将选择实验室的袁钧英,愣是一个没看上,原因很简单,没有能继续研究细胞死亡的实验室。
为此,袁钧英转到了麻省理工学院,那里关于细胞死亡的研究让她心驰神往。
1989年,袁钧英的研究课题有所突破,博士顺利毕业,终于可以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国效力了。
没承想,此时的袁钧英却犹豫了。当初明明说好,要做我国的生物化学人才啊,怎么才喝了几年美国的水就忘本了?
原来,在国内,她所研究的细胞死亡领域,是一片空白,别说从头开始,就连开始的机会都很渺茫,而在美国,她此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并可以在这一领域不断深耕。
回还是不回?袁钧英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纠结了很久,她终于做出了决定,留在美国,继续研究。对这个选择,一时间流言四起,甚至连袁钧英的妈妈都无法认同。
但袁钧英仍旧坚持自己的初衷,选择留在美国,继续细胞死亡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袁钧英发现,当正常细胞被迫死亡时,人类就会出现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等症状。而针对被侵害的正常细胞做靶向治理,人类就有望攻克这些疾病。
这一颠覆性的发现,奠定了袁钧英在这一领域无可撼动的地位。她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地被应用到临床中。现在,袁钧英除了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还是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主任。
中美两国间,经常看到她往来的身影,袁钧英也在为祖国不断培养着优秀的科学人才。
她说,我们祖国要有自己的科学家队伍,我们的人才应该更加专业,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要不断出台对人才的吸引政策,这样才能够让我们自己的科学家队伍生机勃勃。
还好当初袁钧英没回国!如果那时回来,也许我国会多一个好医者,但是在研究细胞死亡领域,我国就要一直落后,而全球阿尔海默茨等病症的治疗方案,也有可能得不到突破。
学术无国界,用自己在国外的学有所成反哺祖国,让国家真正地发展起来,不也是一种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