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度旗下的自动驾驶的士“萝卜快跑”,在北京和武汉等一些城市试营了一两年后,最近来到了广州。愿意体验和尝新的小伙伴,已经广州的部分区域打到这种没有司机,车子会自动把你送往目的地的网约车。
这种事情放到二十年前,只有在科幻片里才会出现,接下来会越来越多。萝卜快跑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会有兔子快跑、西瓜快跑各种各样的无人驾驶平台。
一些人会感到兴奋有趣,另一些人则是焦虑不安。最感到焦虑不安的,是从事驾驶行业的那些人。从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到货车司机,车子自己会跑意味着他们的饭碗将被抢走,意味着这个行业将走向黄昏。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假装这件事不存在。技术进步取代了人力,是一直在发生的事情,未来也会继续发生。蒸汽机发明以后,织布机取代了工匠。汽车发明以后,马车夫这个行业逐渐消失。
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说,技术进步无疑是好事,因为它不但提升了生产力,还把人类从机械、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最终会造福所有人。但局限到某个时期,某一部分人身上,则未必如此。
两百年前,英国刚开始使用机器来织布和生产袜子的时候,曾经爆发过一场“卢德运动”。简单地说,工厂主使用机器之后,就不再需要雇佣那么多工匠了,许多工人会直接失业,这些失业的工人从焦虑不安,发展到愤怒不满,最终走上一条破坏机器、反对进步的错误路径。
卢德运动中有一个被忽视的细节是,早期机器生产的袜子,在质量和体验上,是远远比不过手工编织的袜子的,仅仅是在数量和速度上取胜而已。在那些手艺好、经验丰富的织袜匠看来,时代并不是在进步,而是在倒退,他们的好手艺在被粗暴地忽视。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当然非常清楚,那些反对机器、破坏机器的工人是错误的。但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仍然值得关注。英国当年用士兵简单粗暴地处决了带头反对的工人,随后很多年里粗暴地对待为自身的处境呼吁的工人。这样的社会,或许经济上进步了,但远谈不上理想,最终也会出现反噬。
英国在二战后走向过度的福利主义,正是这些历史的反噬,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看前面的文章《扒一扒工党在英国搞过的社会主义》。
一个理想一点的社会,不会拒绝前步,但也应该去帮助在时代切换过程中陷入困境的那一部分人,尽量让大多数成员能够一起向前走。这样做短期内似乎拖慢了发展的速度,但长期看,这样的社会更有凝聚力,幸福感和弹性,也更符合发展的本质目标。
无人驾驶取代司机工作的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可能还是更好的岗位。但坐在这些岗位上的,与被取代掉的司机,很可能不会是同一群人。这个取代过程,要更温和一些,例如只是逐渐减少新人的加入,并逐渐引导原有的从业者走出来,而不像两百年前的英国那样,采取原教旨自由主义的策略。
话说回来,无人驾驶真正落地和全面铺开,应该还有很多年的时间,萝卜快跑现在后台也是有人盯着的。只是这种趋势,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