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78岁想要退休,却被乾隆百般刁难,最终落了个革爵抄家

寒袖 2023-12-15 10:47:55

张廷玉试探着问乾隆:“臣近八十岁了,可不可以荣归故里了?”没想到,乾隆“唰”得变了脸色,并引经据典说了一句话,张廷玉赶紧跪倒在乾隆面前痛哭流涕。此时,他知道自己一直担心的事,终于还是来了。

一场严寒的雪夜,乾隆皇帝独坐龙椅,眉头紧蹙。突然,一名老臣谨慎地踏入御书房,他便是张廷玉,此时近八十岁的他,步履蹒跚,但目光依旧炯炯有神。

“臣近八十岁了,可不可以荣归故里了?”张廷玉恭敬地问道。乾隆闻言脸色骤变。

他引经据典,言辞间透露出对张廷玉的怀疑:“诸葛亮为辅佐一代帝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你却急于告老还乡,未免太早了。”

张廷玉闻言,连忙跪倒在乾隆面前,痛哭流涕。乾隆看着眼前这位昔日的谋士,内心却泛起涟漪。此时,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对这位老臣的怀疑或许是多余的。

张廷玉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祖孙三代都在朝为官。他从小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早年便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素养和政治知识。康熙年间,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于29岁时考中进士,为他后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他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宫廷官员。在宫廷中,他处理了许多案件,展现了卓越的才能和公正的品质,因此受到了康熙的信任。逐渐晋升,成为了康熙皇帝的重要顾问之一。他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都给予了康熙宝贵的建议。

张廷玉的父亲在雍正年间曾担任过皇帝的老师,这使得张廷玉与雍正建立了密切的父子关系。雍正对他父亲的教育深感恩情,也因此更容易接纳张廷玉。

随着时光的推移,张廷玉的身体状况开始下滑。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对他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在身体上感到疲惫和无力。

然而,乾隆即位后,他对张廷玉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乾隆希望他能够像诸葛亮一样,为皇帝尽心尽力,奉献一生。乾隆强调太庙配享大臣应该是一生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人,而不是急于告老还乡的人。

这种期望使得张廷玉的工作压力更大,他不仅需要处理政务,还要担任皇子们的老师,编撰重要的典籍。这些工作压力加剧了他的疲劳和情绪波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人可能变得更加固执和情绪不稳定。张廷玉的情绪多变和出言不逊引发了与乾隆之间的冲突。

乾隆对张廷玉的表现提出更高的期望,尤其是考虑到他在康熙和雍正时期的出色表现。当张廷玉无法满足这些期望时,导致了不满和矛盾的产生。

于是,乾隆十三年时,76岁的张廷玉提出告老还乡的请求。然而,乾隆对张廷玉的请求并不买账。他提到了诸葛亮作为历史上的贤臣,为刘备和刘禅辅佐一代帝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忠臣的楷模。乾隆希望张廷玉能够为皇帝尽心尽力,奉献一生。

乾隆还提到了张廷玉从祖父开始就在朝为官,辅佐了他的父皇,如今到了他这一代,已是三朝元老,而且还有诏书让他配享太庙,这被视为一种极大的殊荣。

然而,这一殊荣却成了张廷玉内心的矛盾源泉。他的一生都在为大清朝效力,却在晚年因种种原因感受到了心灵的冲击。

他渴望告老还乡,过上宁静的晚年生活,但也深知这种期望可能违背了乾隆的意愿,让他感到左右为难。

张廷玉不愿与皇帝的期望背道而驰,但同时也不忍放弃对故乡的眷恋。这种矛盾的抉择让他感到焦灼不安,内心深处的挣扎无法轻易化解。

乾隆的态度让张廷玉深感不安和不满。他曾经为国家和朝廷尽心尽力,但却在晚年面临皇帝的怀疑和不信任,这使得他心情沮丧。

不久后他再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最终得到了批准。然而,此时的张廷玉不知道是怎么想到的,竟然上书提醒皇帝不要忘了,雍正皇帝允诺自己死后可以配享太庙,他的奏章让乾隆感到愤怒,对张廷玉的忠诚产生了怀疑,尽管表面上对配享太庙的承诺,但实际上内心已经对张廷玉产生了怀疑。

但由于是先帝的允诺,又加上张廷玉确实为朝廷奉献了一生,所以还是勉强答应了,但没想到张廷玉一看太庙的位置稳了,就飘了,本来他应该进宫去谢恩,最后却只让他儿子去了。

这一举动直接惹恼了乾隆,不仅下令收回配享太庙的荣誉,甚至直接抄了他的家。不久之后,张廷玉离世了。他的一生充满了忠诚和奉献,但最终却因心灵的矛盾和内心的挣扎而不幸结束。

0 阅读:428

寒袖

简介:帘卷风吹点滴晓。叶飘零,鸟虫嚣,争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