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会议都是一场小型的战役”,这话并非虚言,对于职场人而言,与纠结的客户、领导乃至同僚们近身缠斗之后搞出一张数据漂亮的报表远远不够,在公司的大小会议上亦不断镇住场面、成为焦点才称得上是尽善尽美。你看,参加会议的人那么多,真正深谙其中玄机的又有几个?做个“恐会族”就更不明智了,那样只会让你陷入无限制地被动站队乃至当场出糗、背黑锅的漩涡里,更别提成为胜利者了。
面对开会这件事儿,职场人要么由慢慢适应到如鱼得水,要么一路溃退至悲惨出局。此时,不妨使出简单又管用的一招三式,稳稳成为大小会议上的赢家。
一招鲜,一个“与会者”的自我修养
“在有限的时间里粉墨登场说完最重要的话”——这是早前每一个参会者最关心并竭力要做到的事。他们觉得,如果自己不是本次会议将要讨论的事件的主角,在完成了以上这一点后,无论把自己伪装成一颗小石子还是不耐烦成一只上下乱跳的毛猴子,都不会有人太在意了。
这样的想法显然低估了现今大小会议的复杂性。的确,搞清楚谁是主角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各色配角们就该沉寂到底,史蒂夫·乔布斯的名言“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在会议室里完全有必要改为“保持警惕,保持亢奋”。前者是提醒你要随时当心主角们一旦在大方向上力有不逮马上顺手抓一个小喽啰敲敲打打实现迂回前进,或者干脆你早就在其炮灰名单上,后者则可能是因为会议主持者觉得有必要拿一个走神者杀之祭旗。需知道,每一个参会者的情绪叠加起来,是对会议氛围有莫大影响的。
别把心事都写在脸上,有智商的职场人都能轻易判断事情,也就是会议议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难的是分辨清楚后不动如山悄然站到赢家的阵营里还不被推出来。
当年周星驰电影里时常翻弄的一本书叫《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其实这是一本俄国作家的大部头,其精髓是“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以上完全适合一个与会者们,动耳、动眼、动口、动手、动身、动脑、动心之前,换位思考与存在感才决定一切啊。
搏出位,做个人见人爱的反对者
于会议中突围或博出位的方式有很多,看清形势紧跟队形及时鼓掌叫好自然是省力又无风险的一种,但是,只玩这一招只能沦为人肉背景,哪里能显得出自身的重要性呢?很多会议真的是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存在的,主持这些会议的大佬们或主角们固然需要有一帮追随者跟进造势,但他们更需要有人站出来指出会议主题的暗点并提出精彩的解决方案,只要别太过分闹得不可收拾就行。前者只是锦上添花,后者才是继续推进工作的基石。
鼓掌者未必都能分到一块小蛋糕,勇敢而聪明的质疑者才是先抑后扬的大赢家一枚。诠释与补证才会使一次次的计划更加完美,手术刀得剖开表皮才能触及内核上的污点,锋芒毕露看似会伤了人,但只要巧妙将刀柄递给准赢家,就自动成为了他身后等待分配此次会议红利的一份子了。
更何况,勇敢出头的反对者们等于得到了一次暂时Hold住会议全场的好机会,你的谋略你的眼光你的口才甚至你的风度翩翩,俱都会落入有心人的眼里,有领导力的上司从来都不会忽略从大小会议中发掘瑰宝的,哪怕你刚刚在会议上让他咬牙切齿怒发冲冠,只要你言之有物且背后无人,最终的会议结果也并未因你而反转,那么,他是很乐意在会议之后找个机会将你纳入麾下的。
适度跑题,也没什么不好
当然,不是每一场会议都有其使命或者意义所在,尤其是一些临时性的会议,它们有可能是领导的一时兴起,也有可能只是蕴含了老板们的抛砖引玉之意,在企业遭遇发展瓶颈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时候,这样的会议尤其多。而这样的会议,对于参会者的考验似乎更加严苛。要么是主题实在不明确,老板们都未想好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只是为了开会而开会;要么是老板们的想法实在太过离奇,抛出来的砖块太大太沉,把所有参会者砸得满头金星回不过神来。这时候,如果被指定非要发言不可,除了中规中矩复述前面人的口水话以外,适度跑题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试想,在前面一堆人毫无新意的絮絮叨叨之后,由你冷静而迅速地做出一番虽然有些离题却不乏真知灼见的发言,会令与会的大佬们直觉地认为你是名有效率有想法的好部属,脑筋动得比人家快,还富有团队精神,一下子就拯救了整个会议的沉闷氛围,至于那些发言的可操作性究竟怎么样,他们自动忽视了,这样的会议,本身就是精神意义大于决策成果的。
有些忌讳不可轻犯
其实真的有必要问每一个即将踏入会议室的职场人,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如果是,起码以下忌讳是不可轻犯的。比如,你需要巧妙地回答你可能真的不知道的事。甭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发言的那个人问了你某个与你相关的问题,而做足功课的你出于某种原因还真不知道最确切的答案,此时千万别拿随便一个数据来糊弄,实在不知道就如实回答吧,众目睽睽之下造假的数据很可能马上被无情揭穿的,相比之下,小小丢脸尚还不是丢分到底。
又比如,不要打断已经有了明显谬误的发言者,的确,有的发言者滔滔不绝中错漏百出,但真的没必要马上由你挺身而出细数一二三四,憋着劲儿想出手的肯定不止你一个,仔细想想会议主题以及主角会被这个发言者的谬误所影响么?最好,还是视其同一战线的大佬如何反应再出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