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国家区域一体化战略中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今年2月中旬到3月中旬,近一个月内,上海普陀区党政代表团沿着沪宁线到访江苏七城谈合作,每次会面主题均聚焦“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这条连接上海与南京之间的沪宁高速,途经途经昆山、苏州、无锡、常州、丹阳、镇江等经济重镇,就像G60一样成为长三角的产业大走廊。
作为经济第三大省的山东,也在沿着济青高速这条黄金走廊谋划大文章。
4月18日,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召开。两大国家级都市圈的联动,也将为济青中轴线上的城市插上腾飞的翅膀。
这其中,如何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浪潮中找到自身的差异化优势尤为关键。
翻开山东地图,处于几何中心的淄博南高北低,虽然淄川区、博山区有着悠久的现代工业文明,但地处南部山区的他们与临淄区、沂源县,都一度因现代交通的限制而束手束脚。
如今,随着各区县通高速路的开通,身处济南都市圈的淄川区、临淄区,与济南的联系更加密切,博山区、沂源县更是因为高速公路通车而迎来山乡巨变。
4月23日—24日,淄博市委网信办主办、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沿着高速看淄博”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让我们有机会走进上述4个区县,去观察这座城市当下的现实场景,感受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的淄博,如何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更好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

处于深山中的潭溪山景区,过去都是在假期之前拼命引流,等假期到来了,却又不得不限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问题。如今随着区域协同发展的推进,过去痛点散去的同时,客源也体现出全新的变化:
淄博本地游客约占40%,省内其他地市游客约占50%,省外游客约占10%。
潭溪山景区客源变化的背后,济潍高速高速通车自然是“功不可没”,但更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在景区打造上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他们依托百米高的悬崖打造的百米观光电梯、高空玻璃桥,以及洞穴酒店、悬崖酒店,还有最高处的停机坪……而在销售端,他们更是不再满足于淄博市内,而是更加精准地在省城济南有序推进。

作为潭溪山景区“简版”的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在村里没有什么资源的情况下,在“设计端”通过线上打造自媒体矩阵、线下提供免费大锅菜、定制公交“三板斧”,居然引来了周末日均近万人的线下客流。随后,他们在销售端精心设计了“周末大集”,接住了一波又一波流量,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作为淄博“南大门”的沂源县,则与青岛有了更多密切接触。2023年6月,青岛啤酒山东绿兰莎啤酒有限公司60万千升啤酒搬迁扩建项目在沂源启动建设,青啤“梦工厂”由此正式“落子”淄博。去年7月,该项目投产达效。而在规划当中,以青岛啤酒为核心,沂源县还将筹建高规格主题公园、啤酒博物馆、酒吧美食街、欧式风情精品民宿等文旅项目,串联天湖、荆山寺等文旅资源协同发展,打造集“工业旅游、休闲商业、文化传播”于一体的“青啤小镇”活力片区。

与“青啤小镇”一样,博山的萱园、颜神古镇则通过一系列的精心设计,让游客能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千古陶琉文化的深层魅力。
而在工业领域,淄博在研发设计推向高端和带动销售实现利润上同样不遑多让。比如临淄区的天辰齐翔,主导产品己二腈于2022年成功投产,彻底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技术和产业空白。天辰齐翔的蓬勃发展,映射出淄博传统化工向高端化工的华丽转身。

沿着高速审视淄博南部山区,不难发现,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文化旅游,抑或工业项目,都在研发设计上努力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品牌营销上则实现从卖产品到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这样的选择,与“微笑曲线”这个经济学重要规律是一致的。
“微笑曲线”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即以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展示了产业升级的价值分布规律。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即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而处于中间环节的附加值相对较低。这一规律提醒我们,要想提升竞争力,必须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微笑很容易,但想要让“微笑曲线”向两端延伸并不容易。即便是东东峪这样一个村,搭建自媒体矩阵、免费大锅菜、定制公交、搭建周末大集,如果放到工业领域,相对应的其实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四链”深度融合。
位于济南和青岛中间的淄博,在济青“双圈”联动的时代背景下,可谓是聚齐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再加上今年“新春第一会”就擂响的“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奋进鼓,你会发现这座以“人好物美心齐”著称的网红城市,如果继续以“微笑曲线”为指引,不断向高端化迈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仅会在济青“双圈”左右逢源,还有望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受益者,从而更高效地实现“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