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感动从来是有原因的,这部电影其实是黑帮片
近年来,香港电影拍摄了多部关注社会边缘/弱势群体的电影,知名演员深度参与也令这些故事产生了相当的效果。杨千嬅与古天乐主演的《五个小孩的校长》关注香港山区的小学教育、曾志伟与余文乐主演的《一念无明》将视角对准精神病人和残酷的原生家庭,姜皓文与惠英红主演的《翠丝》则是把变性人的话题摆在了台面之上。改编自日本小说《再见了,小鲁》和电影《导盲犬小Q》的香港电影《小Q》,显然也是关怀弱势的电影序列。
相对于日本原版,陈淑贤编剧、罗永昌导演的《小Q》,本地化特点突出,首先是戏剧化冲突加大,再就是任达华饰演的视障人士李宝庭的职业更符合香港,盲人大厨师的人设自带效果。《小Q》既是一部特别的宠物电影,导盲犬本质上是陪伴视障人士的工作犬,又是一部讲述人到中年突然遇到重大挫折的再度成长的电影。李宝庭如何从一个成功人士(当然也可以看做是帮派大佬),到必须接受视障的现实,再从人生的低谷走出来、站起来,从边缘回到中心,这条路值得观众为之感动。当然,这一切都与可爱的小Q密不可分,这部电影其实是黑帮片,小Q是特别的新晋古惑仔。
李先生失明之后,性格暴躁,自我评价严重降低,处于趋向自杀的危险状态。拉布拉多犬小Q的到来,最初并没有让他产生努力求生的愿望,关隘还是在于他对于失明生活不知所措,工作、生活和情感都处于高度失衡的倾斜。工作中对于徒弟所做的蛋糕吹毛求疵,生活里无法满足基本的日常、而精神则紧张盲动,直到任达华选择在繁忙糟乱的街头上试图自杀被小Q奋不顾身的扑倒救助,任达华开始尝试接受视障,要做一个积极的人。
人和狗本就是最为特别的人与动物、自然的“关系”,自从一万多年前徘徊在人类社区边缘的狼被人类驯化之后,狗就成为人类最好的伙伴,现代社会的导盲犬无疑是其中成就特别突出的一类。《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李先生是特殊的老年人,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亲人(梁咏琪饰演他的妹妹李宝儿),更是要能够正常的工作和社交、完备而自由的闲暇时光,这就是小Q存在最大的意义,这也是港版电影细致描写李先生的内心世界带来的回报,任达华作为有魅力的明星演员给予观众更多一份认同。小Q可以观察李先生的情感变化和生活诉求,并不因为他的愤怒、怀疑、冲动而失去耐心,导盲犬对于主人是百分百的忠诚,一切以主人的福祉为前提的工作,这一份陪伴的深情无疑让李先生和观众为之感动。
与日版相比,小Q率先去世,于是李先生有了缅怀小Q的镜头,也有一些共同的小秘密。港版故事增加了小Q在寄养家庭的细节,如何从一只懵懂的小狗成为可以工作的壮年,再到垂垂老矣与所有熟悉她的人告别,无论是小主人、李先生还是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香港电影对于社会机构表现娴熟,很是擅长发挥煽情与职业之间绝对领域。《小Q》虽说是部温情脉脉具有公益属性的电影,然而导演罗永昌和主演任达华都是银河映像的重要主创,因此本片与日版最大的差异,还在于李先生的气质具有明确的暗黑向,整部故事也有很清晰可见的宿命感,配乐和动作设置也带出《真心英雄》风格。李先生从自困到开放的性格,小Q就类似于英雄电影中惺惺相惜的伙伴,最终李先生在小Q去世之后的人生态度很是释然。
众所周知,狗的视野是黑白的,本片增加了不少小Q的主观镜头,尤其是她小时候就与李先生结缘。李先生到外国做手术时,小Q果决冲动的追击汽车的片段,相信很多观众会不禁为之一震,导盲犬与主人的难舍难离高于一切价值判断。相对于香港来说,内地的导盲犬数量过于稀缺,而在公众环境中导盲犬受到的有形无形的限制,也令视障人士的社交活动遭遇无力感,如果电影《小Q》能够让内地社会更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尤其是从法律上给予导盲犬更多一些工作场景,对于视障人士的福祉来说是大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