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种玉米,谷雨赏花时,立夏前播谷子”,这句农谚让我深切体会到节气对农事的指引作用。上个周末,我陪父亲去镇上买清明祭祖的东西,顺路也去了种子店,挑了几包玉米种子。父亲告诉我,清明节快到了,得开始育玉米苗了。

清明时候,天气慢慢变暖,但还不太稳定,昼夜温差大,有时还会遇到倒春寒。所以,我们育玉米苗的时候,得盖上薄膜来保温。等玉米种子发芽,长出两三片小叶子,就可以揭掉薄膜,让玉米苗适应外面的环境。过几天,看天气情况,就可以把玉米苗移到田里了。我们家都爱吃甜玉米,所以这次种的都是甜玉米,盼着端午节能吃上新鲜的。

说起清明节,每年日期都不一样,农事景象也跟着变。清明最重要的事就是祭祖扫墓,但不同年份,扫墓时间也有讲究。
有句老话叫“二月清明不宜早,三月清明不宜迟”,这里面藏着不少智慧。
这句话说的是,清明节在农历二月还是三月,对农事和扫墓时间都有影响。月份不同,气候特点和扫墓习俗也就不一样。古人讲究顺应天时,所以清明节日期不同,扫墓的规矩也就不一样。

如果清明节在农历二月,那扫墓就不宜太早,最好节后去。这说明二月清明时,真正的春天可能还没来,扫墓可以适当推迟。
反过来,如果清明节在农历三月,那节气就晚了,春天快结束了。清明是春季的重要祭祀日,得适时举行。所谓“不宜迟”,就是提醒人们别在清明节后才去扫墓,得提前去。

所以,二月清明扫墓可以推迟,三月清明扫墓就得提前。
今年的清明节阳历是4月4日20时49分,农历是三月初七。按照那句农谚,今年属于三月清明,扫墓得提前。清明节放假从4月4日开始,我们可以选清明节前的一个周末,3月29日或30日去扫墓,这样还能避开人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