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寒冷的极致。随着寒冷天气的到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有所增加,尤其是心梗的发生几率。
那么,什么是心梗呢?心梗即心肌梗死,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被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它通常表现为胸痛、气短、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度过大寒节气,预防心梗的发生,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简单易行的健康小贴士。

1、保持适量运动
寒冷的天气容易让人懒得动,但长时间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心梗的风险。因此,即使天气再冷,也要保持适量的运动。每天可以选择快走、跑步、爬楼梯等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保持血管的健康。当然,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剧烈运动对心脏造成压力。
2、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
大寒时节,很多人喜欢吃油腻食物来御寒,但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会增加胆固醇水平,进而加大心梗风险。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比如鱼类、豆制品等。适量的坚果和全麦食品也能有效降低血脂,保护心脏。
3、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
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熬夜不仅会使身体疲劳,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梗的发生几率。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很重要,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对心脏产生负担,因此,保持情绪稳定,适时放松和休息,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的压力。
少做的2件事1、少吃高盐、高脂的食物
大寒时节人们容易吃一些热量高的食物来增强体温,但这类食物大多含有较高的盐分和脂肪。过多摄入这些食物不仅会增加血脂、血糖水平,还会使血管硬化,进而导致心血管问题。因此,尽量减少摄入高盐和高脂食物,避免过多摄入加工食品,选择天然、新鲜的食材更有利于健康。
2、少久坐,避免寒冷暴露
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压上升,增加心血管负担。而冬季寒冷的天气,也容易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脏的负担。因此,工作时要注意定时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冬天外出时,注意保暖,避免直接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尤其是老年人,防止因寒冷引发血压波动。
大寒节气寒冷的天气可能增加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只要大家坚持做好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和保持良好作息,避免高盐高脂食物以及久坐和寒冷暴露,能够有效降低心脏负担,减少心梗发生的风险。每个小习惯的坚持,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