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占相位十九年,他凭什么?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4-12-14 00:41:16

一千三百年来,大家只要谈起李林甫,就会想起“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并且将他列为古代奸相之一。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更是痛批他“老奸巨猾”、“妒贤疾能”、“屡起大狱,诛逐贵臣”,“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

一句话,李林甫堪称唐朝最奸的权相,甚至认为,就是因为李林甫,才导致安史之乱,最终导致大唐衰弱。

但上过哲学课的人都知道,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个人只能推动或者影响历史的某些方面,李林甫担任宰相之前,大唐虽然处于“开元之治”的巅峰状态,但盛世之下,却埋藏的衰弱的危机。

可以说不管李林甫是否当宰相,安史之乱必然爆发,不过是提前或者延后而已。

况且李林甫也不是无能之辈,虽然奸诈,但在唐玄宗怠政的情况下,积极推动改革,并且很多都是卓有成效的,一定程度上,甚至拔高了“开元之治”。

更别说在世之日,仅凭一个文人身份,就让不少凶悍的胡人猛将都对他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喘。

要是李林甫真的祸国殃民,以唐玄宗这种从小经历宫廷政变的人会留着他?

以唐朝人视角书写的《旧唐书》,倒是对李林甫有着很高的评价“秉钧二十年,朝野侧目,惮其威权。及国忠诬构,天下以为冤。”

能得到史书这样的评价,还有“冤”,李林甫的祸国殃民的说法确值得商榷。

说起来,李林甫还是唐朝宗室呢,算起来比唐玄宗还要长一辈,其曾祖父是高祖的族弟长平王李叔良。

只是到了李林甫的时候,王爵早就没了,父亲李思诲也就是个扬州大都督府参军罢了。

李林甫的起点不算高,仅仅担任千牛直长。

别看隶属于千牛府(禁军),但千牛直长只是通判卫事下六尚局的副长官罢了。

好在李林甫精通音律,靠着音律,遇到了人生第一个贵人:姜皎。

姜皎是李林甫的舅舅,极为欣赏李林甫在音乐上的造诣,好巧不巧,姜皎又和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交好,自然在唐玄宗继位后得以一路升迁。

年岁渐长后,李林甫想要谋求一个司门郎中的职位,就央求姜皎的姻亲源乾曜。

但源乾曜表示:“郎官应有才干声望,哥奴也能当郎官?”

哥奴是李林甫的小名,二人应该很熟悉,他本身也是源乾曜侄子辈,而且司门郎中这样的官职,就是世家大族暗中勾兑的官职。

但源乾曜直接否定了李林甫,倒不是李林甫能力不行,而是暗示李林甫在名望上的欠缺,最终李林甫得以担任太子谕德。

看上去丢了郎官,但太子谕德是东宫官职,含金量可比司门郎中高太多。

很显然,姜皎给外甥安排的第一条路,就是走东宫的路子。

开元十年(722年),舅舅姜皎因泄露禁中言语,惨遭流放,没了舅舅的庇佑,李林甫又傍上了另一个大佬宇文融。

此时的宇文融因括户而被玄宗赏识,升任为御史中丞,括户也就是清查全国人口,是个得罪人的事情,需要的就是李林甫这样能力突出且道德底线比较低的人。

在宇文融的引荐下,李林甫也被拜为御史中丞,算是做到高官了。

但李林甫可不想吊死在宇文融这一棵树上,升任御史中丞后,就开始有意识的结交后宫的宦官、嫔妃。

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掌握唐玄宗的脾性,方便日后自己在奏对中得到唐玄宗的青睐。

而在后宫的结交中,他又傍上了深受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并暗示站在武惠妃儿子寿王李瑁这边。

武惠妃是武氏女,在唐玄宗一朝,武氏势力多少还有一些力量,靠着武惠妃的帮忙,李林甫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宰相之位。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侍中裴光庭去世,宰相之位空缺一个,很多人都期待着唐玄宗的任命。

此时的李林甫已经升为吏部侍郎,资历足够,况且裴光庭的妻子是武三思的女儿,而她又和李林甫又有些私情,同时,武惠妃又向出自武三思府上的高力士可以帮忙,让他助力李林甫登上宰相之位。

高力士虽然深受宠幸,但却不敢在宰相任命上过多言语。

在得知中书令萧嵩要举荐韩休为侍中,高力士就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李林甫,李林甫又转告给当时还不知情的韩休。

李林甫虽然是传话的,但韩休却记着这份情,当上侍中后,让李林甫担任黄门侍郎,算是快摸到宰相的门了。

萧嵩推荐韩休当宰相,没想到二人后来政见不合,相互攻讦,通通被唐玄宗罢免。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林甫与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同时成为宰相,又过了两年,李林甫赶走了这两人,成为首相。

至于对武惠妃的承诺,他也说到做到,协助武惠妃废了太子李瑛,可惜不久武惠妃去世,李瑁终究还是未能当上太子。

回顾李林甫的上位史,虽然有努力和运气,但也要考虑天时地利,这个天时地利就是唐玄宗。

唐玄宗可以在开元时期励精图治,靠的就是频繁的更换宰相来实现的。

唐玄宗前期,为了避免丞相权力过大,大唐采用的是群相集议制,即丞相职能被分割了,但凡头上有“同中书门下从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的人,都是实权宰相。

而靠着群相制,既能避免相权过大,又可以发挥每一个人的所长。

自己想要推行什么事情,就让持有这个观点的人担任宰相就行,姚崇、宋璟、张说、宇文融、裴耀卿、韩休都是专注于某一个领域。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政治需求,因而在李林甫担任宰相之前,唐玄宗已经频繁更换了十九位宰相。

可以说开元盛世,就是靠着唐玄宗精准的眼光和高超的驾驭能臣的手段。

只是一直换宰相,唐玄宗要不断承受用人的风险和政治冲击。

早些年,唐玄宗还可以坚持,但过了二十年后,唐玄宗对这一套玩法已经渐渐的乏了,他厌倦了每三四年就来一次政治大调头,他想享乐了,就开始更改祖宗的制度,即统一相权。

群相制下,每一个宰相,都代表一个政治群体,虽然达到了制衡,但也限制了皇权。

每次朝会,臣子们争论不休,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平天子,玄宗受够了,也厌倦了。

如今统一相权,相当于直接任命了一个皇权的代理人,方便自己直接操控朝廷,实际上是强化的皇权的。

只是这么一来,相权的权力空前提高,这才有了李林甫掌权十八年的天时。

另一方面,姚崇、张九龄等人改革,都是相对容易的地方改革,如今大唐的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改革越深入,阻力就越大,因而必须要有强势的宰相推进,这就要求现任宰相必须有很强的权力欲望,且能力又很强,这样才能推行下去。

如果没有权力欲望又爱惜羽毛,一遇到阻力就打堂退股,顶多就是一个太平宰相,而如果能力太差,又没法发现的改革关键点。

恰好,李林甫就是这样的人,李林甫爱权,也有能力,也只有他,能够进行深度的改革,并且可以贯彻下去。

毕竟开元前后,形势倒逼下,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首先就是税制的改革。

开元年间,唐朝开国以来的均田制已经遭到很大的破坏。

此前均田制就是每个人劳动力都可以分配土地,一定年限后,部分土地归自己,剩下的土地死后还给朝廷,朝廷在这个基础上增收赋税。

这套办法在开国的时候,是非法有助于休养生息的,毕竟唐初战乱,无主的土地多得是,随便授予。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土地兼并日趋严重,曾经属于朝廷的田地,现在成为了权贵的私田,而有土地的百姓呢?不堪朝廷高额的赋税,纷纷将土地卖给权贵,这么一来,朝廷陷入无田可授的境地。

眼看赋税越来越少,均田制已经玩不下去了,势必要改革了。

因而唐玄宗前期,很大一部分宰相都是理财型的,但杯水车薪,只能向均田制动手。

只是均田制下,权贵豪强都是既得利益者,是不可能也不愿意主动吐出利益的,强行废掉的阻力很大。

李林甫也明白这其中的厉害,他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即降低丁税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了户税和地税的比重。

这么一来,减轻了普通百姓的负担,将赋税转移到地主头上,虽说地主赋税增加,但土地还是地主的,并不伤筋动骨。

靠着这波,李林甫成功为大唐国库续了一波命。

均田制崩了,均田制上的府兵制也名存实亡了,事实上,随着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府兵逐渐沦为权贵的仆役。

而大量府兵不看压迫,又纷纷逃亡,以至于管理府兵的折冲府已经无兵可交。

这么一来,只能转向募兵,募兵制的主导,也是李林甫。

募兵制下,士兵永久驻扎边境,授予田地,可以携带家眷驱逐,直接吸引了大量的流民参与,既消除了流民的不安因素,也保证了兵源。

伴随着募兵制的,就是相应的节度使制度成熟起来,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全部下放到节度使身上,相当于将财政的困顿转移到地方去。

虽说唐朝后期节度使臭名昭著,但节度使的存在增加了部队战斗力,让开元、天宝年间的边境形势得到了好转。

募兵制是中国军制的分水岭,别看大家认为募兵制导致地方节度使做大。

但初唐时期,府兵制就已经开始崩溃了,募兵制改革,算是在未经明确的既成新形势下的一种顺势改革而已。

开源有了,下面就是节源。

李林甫主政之前,朝廷每年都要印很多条文交给地方执行,如此繁多的条文,一年的纸钱就是五十多万。

李林甫调查之后,采取“长行旨”,即衙门都留一套基本的法令,每年只印变动的部分就行了,这么一来,每州每年需要两张纸即可。

另一方面,鉴于全国的刑罚处罚不同,他和官员一起整理和修订法律,即《新开元格》,这是大唐最后一次在律法制定中标准化和全国化,一直到元朝,都保持权威性,促进了司法清明高效。

又比如李林甫看到民间私自铸钱,已经严重影响经济了,就下令禁止。

虽然早些年朝廷也禁止,但权贵和巨商们看到有利可图,带着官钱去泛滥的江淮地区,以一比五的兑换率兑换,而后运到长安牟取暴利。

李林甫一边从府库拿钱回收,一方面严令延期不缴者治罪。

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惜此时杨国忠崛起,就以此来攻讦李林甫,让事情恶化了下去。

这么一看,李林甫能力的确不错,也关心百姓问题,不然也不会当十九年的宰相。

但要说他是忠臣,但掌权期间,花天酒地,排除异己,整人手段,让人瑟瑟发抖,怎么看就是一个奸臣,最典型的就是口蜜腹剑。

初看口蜜腹剑,就是最低级的那种当面说好话,背面诬陷。

但李林甫的手段才不会这么低级,他从不屑于罗织构陷手段,而是利用人性的贪婪,让对方掉进坑里。

比如李适之的失宠。

某次李适之发现在华山有金矿,就兴冲冲告诉唐玄宗,说开发华山的金矿以邀宠。

唐玄宗拿不定主意,就问李林甫,李林甫表示,我早就知道华山有金矿了,但华山是陛下的本命,也是陛下的王气所在,不可轻易开矿,因而没说。

唐玄宗一听,不错,还是李林甫考虑周到,反观李适之,只想邀宠,就渐渐疏远了他。

又比如严挺之。

唐玄宗听闻严挺之的名声,想要重用他,李林甫不想他入京,就找了他弟弟严损之,让他担任员外郎,迅速获得严损之的信任。

而后告诉严损之,说玄宗要重用他哥哥,让他哥哥入京。

严损之不疑有他,就和哥哥通信,结果严挺之表示,自己患有风疾,想要入京就医。

李林甫一看,机会不是有了吗,直接拿着书信表示,严挺之年龄大了有风疾,应当给一个闲官就医。

既关心了大臣,又任用了,唐玄宗立即批准,最终严挺之在洛阳终老。

要是严挺之不这么着急入京,岂会被李林甫抓住把柄?

所以,李林甫的口蜜腹剑,玩的就是人心,也从未脏了自己的手。

那有人说了,不管我怎么吹李林甫,但史书记载,李林甫是安史之乱的爆发的原因之一。

但问题是,安禄山是杨国忠逼反的,本来安禄山说等到有知遇之恩的玄宗死了再反,但没想到,杨国忠掌权后,却让他在最快的速度反了。

而后唐玄宗在处理安史之乱中临阵斩主将,毫无战略判断,导致局势的恶化,这才一发不可收拾。

局势糜烂后,唐玄宗逃到蜀地,和大臣裴士淹交流,谁改为此事负责。

最终得出:“岂唯身败,兼亦误国,计今日之事,林甫所启也”的结论,至此,安史之乱的大锅硬生生背在了李林甫头上,而且扣的相当结实。

而后唐宪宗时期,也讨论这件事,唐宪宗自然听老祖宗的话,也就顺着玄宗的话,坚定了这个事实。

而后,史书只有李林甫的奸,而无李林甫的才,毕竟他们忘了玄宗后面一句话:“李林甫之材,不多得。”

好在《旧唐书》对他的评价还算中肯,但在北宋的《新唐书》与《资治通鉴》里,李林甫仅剩下奸诈而无才。

至于原因嘛,自然是《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是坚定的保守派,在他眼里,李林甫就是低配版的王安石,自然不会给什么好的评价了。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