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一次家庭聚会中,当谈论到如何快速掌握技能时,我的表弟不服气地说:“你知道吗,现在学开飞机只要10分钟。”他言之凿凿,劝说我们全家都去试试最新的智能助手Kimi,号称可以帮助大家从零基础到初学者,只需要短短10分钟。
大家半信半疑,于是开始上网查找这个所谓的“万能助手”。
Kimi大模型升级,支持200万字超长文本最近,有一家神秘公司“月之暗面”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他们的大模型Kimi获得了重要升级。
Kimi现如今支持200万字的超长文本输入。
听起来有点晕乎,那究竟200万字是什么概念呢?
他们在沟通会上展示了一摞摞厚重的打印纸,包括家喻户晓的《甄嬛传》剧本,内容几乎可以容纳一套中医经典书籍。
这项升级不仅让Kimi能够处理更多信息,还让它在短时间内学习新的复杂任务变得更加容易。
10分钟速成定律:从开飞机到打德扑大模型的关键能力之一,就是快速掌握新的领域。
月之暗面团队称这是“10分钟速成定律”。
比如,你只要上传几十万字的德州扑克教程文档,然后给它一个比赛开局,Kimi就可以马上成为你的扑克教练,告诉你接下来该怎么出牌。
甚至,有人尝试把260M的飞行手册丢给Kimi,提问一些关于开飞机的各种问题,结果Kimi不仅回答得头头是道,还帮忙规划了几种复杂的飞行路线。
不仅如此,Kimi还能快速转换角色,比如变成一位有经验的中医。
只需要输入中医诊疗手册和病人的病症,它便能详细提供病因判断、治疗方法以及药材配比。
总之,Kimi好像预装了无限量的专业知识,不论你提什么问题,它都有办法给你一个专业的回答。
用户共创带来的复杂应用场景有趣的是,这样强大的能力引发了用户们的无尽创意。
Kimi发布以来,许多应用场景都是用户自己开拓出来的。
像是让Kimi变身专业翻译工具,主持一场角色扮演游戏,甚至是读论文,都不在话下。
一位用户干脆为Kimi封装了一个读论文的工具,开发了专门的网站。
用户只需点击“读论文”的按钮,Kimi马上可以提取论文的核心信息,还能给出研究背景、方法和结论。
Kimi的用户量也是在春节后迎来了飞速增长,根据网站分析工具SimilarWeb的数据,其用户量每个月都增长100%。
这种“共创”的模式让Kimi变得越来越强大。
每个用户提出的新需求和新场景,都推动着Kimi不断进化。
Kimi不只是一个聊天机器人,而是一个智能助手,在帮助用户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自我成长。
全天候为用户服务,Kimi无时无刻都在发挥作为“硅基生命”的特点,不需要休息,这种现象也被称为“自卷”。
聊到这里,你可能会问,Kimi的未来会怎样?
据悉,月之暗面团队目前正在研发多模态能力,这意味着Kimi将不再仅限于处理文本,还能涉及音频、视频等其他模式。
今年内,Kimi多模态大模型将会推出,甚至音频处理能力、海外版等需求都在计划之中。
虽然现在Kimi还是完全免费,但团队透露,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算力需求也在增加,他们计划今年上半年会开启商业化模式。
另外,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用户的需求,Kimi的硬件团队正在努力提升能效比,已经在相同硬件条件下提升了响应速度3倍。
这种突破并非一帆风顺。
团队并没有选择常规的渐进式改进路线,而是从底层技术上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和开发,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
也正因为坚持不走“捷径”,他们攻克了很多底层技术难题,这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随着Kimi智能助手上下文窗口提升至200万字,AI领域这次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
无论是速成开飞机、打德扑,还是深入解析长篇小说的复杂情节,Kimi都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这种强大的功能背后,是月之暗面团队多年研究和用户的不断反馈与推动。
未来,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有趣的新应用与场景不断被探索。
不管是工作的提升还是生活的便利,Kimi让我们见识到智能助手能够带来的无限潜能和可能性。
未来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看这位无所不能的智能助手还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