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发展机械制茶?这里有一组96年的机械手工对制茶比数据

乡土大小别山 2024-06-02 05:58:20

这些年听到过很多茶友对于机械加工的茶叶的评价。

有人说,机械加工的茶叶一点灵魂也没有;

有人说,机械加工的茶叶一点也不好喝;

还有人说机械加工的根本不能叫做茶叶,甚至认为中国的茶叶坏就坏在茶叶机械加工上。

当然了类似的评价还有很多,这些评价让我这个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人颇为震惊,一方面我没想到那么多人讨厌机械加工的茶叶,另一方面我非常好奇,全国各地的茶区每年加工的几百万吨机械加工的茶叶都去了哪里?难道都出口到国外了吗?

机械茶和手工茶的关系有点类似走路和坐车的关系,都知道走路很健康,但是愿意坐车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特别是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出远门步行的话,可能要花费数月甚至更久,而坐车可能只要几个小时就到了。

大概是96年前后吧,我在一本茶叶介绍的杂志上看到过一篇介绍我们老家霍山黄芽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就是专门讨论机械加工的茶叶和手工茶叶的区别的。这篇文章里面通过数据对比了机械加工的茶叶与手工炒制的霍山黄芽的经济效益。

文章指出,霍山黄芽机械炒制需要4个人合作(当时的条件),一天(8小时)可生产68公斤干茶,人均每天可生产17公斤;手工炒制霍山黄芽需要2个人,一天只能生产3公斤霍山黄芽,即没人每天只能生产1.5公斤霍山黄芽。

通过数据对比,人们发现,机制比手工炒制提高工效11.33倍;当时机制黄芽每公斤生产费用只需5.92元,而人工炒制则需要16.76元,机械炒制黄芽比手工炒制黄芽每公斤节省10.84元。

其实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机械炒制霍山黄芽的效率要远远高于手工炒制,机械加工霍山黄芽的成本要远远低于人工炒制的成本。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再加上应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匮乏,与此同时国家鼓励工业品下乡,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工茶叶的机械从发达地区走到了落后的茶区,从城市走到了乡村。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霍山山区农村出现了一座又一座茶叶加工厂。

当初,很多茶农,很多制茶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对待这些茶叶机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机械加工的茶叶并不比手工炒制的茶叶差,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机械加工的茶叶更具有优点(比如说外形,比如说颜色,比如品质更稳定等等),同时人们发现这样炒出来的茶叶成本更低,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从此以后,在我们霍山,手工炒制黄芽的人越来越少,到今天为止,95%以上的霍山黄芽都是机械加工出来的。今天,很多人不了解这段历史,不懂机械加工的茶叶,甚至有些人自己喝的明明是机械加工的茶叶还误以为是手工炒制的,与此同时还大言不惭,说机械加工的茶叶不好喝,这种对机械加工的茶叶的偏见实在是不应该的。

其实历史上也有这样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的茶叶出口变得越来越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在于国外产茶的国家使用机械加工制作茶叶,同样的茶叶(红茶),国外的茶叶价格更低,而我们的手工茶,同西方机械加工的茶叶相比明显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因此出口受到了重创。也正是因为此,很多茶叶专家看到了我们的不足,在国内大力发展机械制茶。

所以发展机械制茶是有原因的,不是无缘无故的,是有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的。

看完以后,你还觉得机械加工的茶叶一无是处吗?

你还觉得我们不应该发展机械制茶吗?

0 阅读:10

乡土大小别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