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道人将石头上的故事记录去后,他因之“彻悟”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后,又发生了几易其名的的情况,从《石头记》到《红楼梦》,究竟哪个名字才是曹雪芹的原文原意?我觉得答案在第一回就已经写了清楚。原文是这么交代的: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120回多出:即此便是《石头记》之源起,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以程乙本为底本的通行120回全本,便至此结束。而以脂评本为主的80回本,又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行文字。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原文的这段文字,仿佛是说《红楼梦》故事脱胎于《石头记》,就像王实甫作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改编自唐代元稹所写的传奇《会真记》一样。
只是后者有据可考,《石头记》至今不见端倪。书中所记录它的出处,也不是历史名人著述,而是由求仙访道的空空道人由神奇荒远之地得来。不说世间是否真有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和女娲补天石,就是空空道人是谁也无从考证。
是以,我认为“大荒山无稽崖”的女娲补天石故事,就像脂砚斋说“大荒、无稽”寓意荒唐无稽一般,是作者的故意杜撰。根本就没有什么《石头记》,也没有《情僧录》,更没有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的女娲补天石或者通灵宝玉,如此一说便豁然开朗,这不就是所谓的“吴(无)玉峰”么?
当很多读书人还在困宥于查实吴玉峰为谁时,曹雪芹早已明确暗示“无、玉、峰”,整个故事就是作者假借女娲补天石为开端的原创。
《红楼梦》惯用“谐音”,像“吴”“乌”“邬”这三个姓,都当作“无”“没有”去讲。
与贾元春一同省亲的“吴贵妃”就是“无贵妃”,要作“假(贾)贵妃”解释,暗示元春的贵妃非宠而获,大有问题。吴贵妃父亲“吴天佑”家,可解释为“因响应太上皇旨意操办省亲而失宠于皇帝不得庇佑的贾家。”
给贾府主理田庄的黑山村乌进孝,就是黑心黑肝,背后克扣钱粮不思报效主子恩情的硕鼠“无进孝”。
给贾母八旬之庆送来玻璃炕屏的粤海将军邬家,与送王熙凤玻璃炕屏的王子腾,一南一北两个边军大佬,是贾府如玻璃碎灭一般“无家,亡家”的祸因。
所以,吴玉峰的“无”,实际对应“空空道人”为“虚无”“空幻”的本意。作者意为神话故事只是为铺垫故事的假托之意。既然不存在《石头记》,自然要以《红楼梦》为名才最贴切。
说清楚“吴玉峰”,再看空空道人抄录《石头记》,改名情僧,题《情僧录》,又有东鲁孔梅溪题《风月宝鉴》,就更让人豁然开朗:道人、和尚、东鲁孔家,不就代表“儒释道”三家思想和立场么?
道家立场看《红楼梦》,是源于神话传说的女娲补天石故事,为《石头记》。
佛家立场看《红楼梦》,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历劫斩情的《情僧录》。
儒家立场看《红楼梦》,是男情女爱背后权力斗争和家族兴亡教训的“以史为鉴”之《风月宝鉴》。
所以,曹雪芹认可的名字,就应该是“无玉峰”的立场,没那么多神奇说法和讲究,只是一部讲述豪门女儿悲喜故事的《红楼梦》罢了。
至于最后写“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我认为是真实无虚的艰辛创作过程。所谓“题曰《金陵十二钗》”则又是虚晃一枪,遮掩原创小说的本质。无论曹雪芹是如何想法,有一点不脱历史窠臼。就是明清时期对“小说”这一文学形式还不如戏剧的“褒贬”现实。当时大部分小说作者都或以笔名,或不署名。《红楼梦》如此遮掩,当也是类似考虑。
曹雪芹的意思是“二创”《石头记》为《金陵十二钗》,《红楼梦》可与我无关!我本人的观点是《红楼梦》作者就是曹雪芹,至于曹雪芹是谁都不影响我们读书,也不影响对他笔下文字和故事的高山仰止。我认为《红楼梦》一出,前后三百年,以“文字”论高低,无出其右者!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这是一个真正的精神病患者!
孔梅溪,孔没戏,此书不崇扬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