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登上《人民日报》?
高致贤
网上搜索到“人民日报五十周年库”中收存了我发表于该报的《加强救济物资督查》(见附件1)一文,说明我已登入我国的最高新闻殿堂。作为一个基层通讯员,登人民日报这种殿堂谈何容易?1988年11月3日,人民日报社的章壮沂主任在中央党校内给我们讲课时介绍:人民日报每天的来稿用火车皮拖,不说用本报记者和中央特约的稿子,光是新华社的来稿都登不完,没法处理,只好订个用稿比例。通讯员的来稿采用千分之二(0.2%),而有资格当他们通讯员的,起码是省报记者。我听一位省报记者部主任讲过:有很多人当了一辈子的省报记者,没有一篇稿子上过《人民日报》。作为在县里工工作的业余通讯员之我辈,那望尘莫及的!
我呢,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初上稿《光明日报》后,紧接着于1980年上稿《人民日报.内参》(但那只供中央领导阅读而无样报的,收到稿费才知被采用了)。随之在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学报、中国商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工人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检察报等等中央级报刊上都有稿子公开见报了,可人民日报之门还未向我正式公开。
1986年3月6日《贵州日报》第三版头条发表我的《彝文翻译世家》(见附件2)。两天后《人民日报》原文发表,标点符号都来变一个。可署名者却是人民日报驻贵州记者潘帝都。当年潘未到过大方,便将我的作品剽窃而去。
5个月后的1986年8月12日,我发表于贵州日报头版眉条的《农民刘义章七个月创汇46万美元》,第二天《人民日报》便作了标题新闻报道,第五天《人民日报》又公开转载,落款均为原载《贵州日报》,没有我的名份。但我上稿人民日报的信心并未受到影响。直到我花甲之年的1997年7月21日,《人民日报》终于公开发表了以我署名我的《加强救济物资发放督查》一文。写稿投稿50年之后,我才名正言顺地夸进了最高新闻殿堂的门槛!个中艰辛谁知道?
附件1:
人民日报五十周年库
加强救济物资发放督查
1997.07.21
加强救济物资发放督查
今春我和一位县领导同志下乡,见一农户已断炊数日,问副乡长,答曰:已决
定给其救济粮,花名册报到区里未批回来。到区里询问,说已批转粮管所,到粮管
所查询,说已批到某粮站,区秘书到粮站问,说已经过期。回过头来再问农户为何
不按时去领,答曰:开仓发粮只3天,有些农户尚不知道已发放;去领时,粮站又
说一张单子上好些户,必须全部到齐才发放,等领粮户把人约齐了,或粮站已下班
无人发放,或是过期不发了。县民政局的同志反映:某区的救济衣被发到某乡,竟
被放在保管室内过冬,惨遭鼠咬虫蛀霉烂。另外,在救济物资的发放过程中,有的
因“公”挪用,有的经办人员优亲厚友,致使特困户很少得到。
为此,呼吁各级领导加强对救济物资发放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把救济物资发
放到被救济人的手中,让特困户真正感受到党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
(贵州大方县 高致贤)
《人民日报》 〔19970721№I〕
主办: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花都区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 粤ICP务05082023
附件2 彝文翻译世家
高致贤
贵州省大方县东关乡彝族农民罗文笔家,三代人从事彝文翻译工作,迄今已有七十年的历史了,被人们誉为彝文翻译世家。
罗文笔(1866—1946),原是当地的汉文先生,一九一六年他参加耶稣教后,与一位彝文老先生将“赞美诗”译成彝文在彝族教徒中传唱,开创了贵州汉文彝译的历史。一九二九年,北平地质研究所的丁文江来到大方,发现有彝文,便追踪找到罗文笔,请他将七篇彝文译为汉文、拉丁文、彝文对照本,集为《爨文丛刻》一书,送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书成后,丁文江许罗文笔任县知事,罗谢绝,要求政府批准办一所彝民学校,传授彝文。
解放后,罗文笔的次子国义继承父志,钻研彝文。一九五五年,毕节地区成立彝文编译组,罗国义应聘当了该组编译,将珍贵的彝文书《西南彝志》译成汉文出版,和《爨文丛刻》一起收藏于北京民族文化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民族学院兴办彝文班,于一九八一年聘请罗国义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他的教学效果很好,受到国家民委和学院领导的好评。去年,罗国义病休回乡后,又由他的侄子罗正仁应聘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一九八四年底,大方县成立彝文编译组,罗正仁的弟弟罗正光又被聘为该组的编译。
七十年来,罗文笔家祖孙三代从事彝文翻译,译出《爨文丛刻》、《西南彝志》等,共六七百万字的书籍,并向数以千计的学生传授了彝文,为彝文的推广、应用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