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干细胞疗法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新曙光

细胞界 2019-10-21 18:46:58

近日,《自然》(Nature)杂志报道一项新研究,一种干预2型糖尿病新方法对小鼠健康和新陈代谢具有多种积极作用。科学家利用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食物摄入量和体重的白细胞介素-6 (IL-6)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成功创造出一种名为IC7Fc的新设计分子。

这种药物在肥胖老鼠身上试验发现,其能够降低血糖水平,防止肝脏中脂肪的积聚。使老鼠吃得少及体重减轻。且IC7Fc在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实验中为出现明显副反应。

传统方法干预糖尿病效果欠佳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大国”,糖尿病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控制和干预糖尿病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战略任务。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

目前传统干预糖尿病方法是药物和胰腺移植。抗糖尿病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无法从根本上改善该疾病。胰腺移植干预糖尿病因供体缺乏和移植后免疫排斥问题制约了其在临床广泛应用。因此,寻找合适胰岛细胞再生修复方法被人们关注。

干细胞疗法是干预糖尿病有效方式

近年来, 干细胞基础与临床前应用研究进展为干预糖尿病这一难题解决带来新希望。干细胞是一类较原始细胞,可以从成熟骨髓、脂肪、胎盘、头皮和多种胎儿组织中获得, 具有强大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 在体内发挥重要组织修复与再生作用。

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特定组织器官, 可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 IPCs)是干预糖尿病有效方式。

它还可以分泌一系列生物活性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 通过调控局部微环境进而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和再生, 其用于干预多种组织缺损性疾病,及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其中包括干预1型及2型糖尿病。

干细胞疗法干预糖尿病三种作用机制

1、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2004年韩国学者将大鼠腺提取液加入到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中可诱导其形成胰岛样结构, 并表达Pax4,Nkx6.1等基因并分泌胰岛素。

实验表明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胰岛素分泌细胞对高糖具有一定反应性。科学家将该方法诱导胰岛素分泌细胞植NOD/SCID小鼠肾脏包膜下,可有效降低小鼠血糖。

2016年有科学家将人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结果显示43%诱导产物在高糖刺激下能够产生与人胰岛细胞类似钙离子内流,,提示近年来干细胞生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功能更成熟。

2、干细胞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目前研究证实,干细胞疗法可促进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胰岛β细胞再生。科学家将大鼠实验尾静脉输注干细胞后均可使动物随机血糖明显下降,空腹胰岛素及C肽水平升高,胰岛β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说明干细胞能够促进1型及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再生。

结论,干细胞疗法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和修复受损胰岛β细胞两方面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3、干细胞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干细胞疗法通过激活AMPK磷酸化,促进肝脏肝糖原合成并抑制肝糖输出,从而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

同时,干细胞疗法还可通过下调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慢性炎症小体NLRP3表达,改善肝脏和脂肪组织慢性炎症激活PI3K-AKT表达,达到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目的。

2012年青岛某研究院运用干细胞疗法开展了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研究, 结果显示,通过随访33个月后,大部分受试者停用胰岛素,且胰岛素用量减少50%, HbA1c及C肽水平较干预前有好转, 试验过程中均未发生近期及远期不良副反应。

综上所述,随着干细胞疗法干预糖尿病基础和临床研究开展,为医生指明了方向,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曙光,干细胞疗法为未来彻底干预糖尿病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小编认为:科学家通过深入了解干细胞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及减轻外周靶组织胰岛素抵抗分子调控机制, 将会加快糖尿病细胞干预研究进展,造福广大糖尿病患者指日可待!

最后,面对困难,我们并肩作战。感谢支持,感恩陪伴,感谢分享、留言与点赞!

4 阅读:221
评论列表
  • 大G 3
    2019-11-20 16:33

    已经吹了20几年了还拿出来献丑,等成功了要价200万(20几年前说要23二三十万)又有几个人能用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