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正在通过测试从高空飞机部署的间谍无人机来推进对新技术的探索。该倡议旨在增强其情报、监视和侦察(ISR)能力,特别关注集成到庞巴迪Global 6500等平台中的“发射效应”(LE)系统,特别是在HADES(高精度探测和利用系统)计划下。2025年1月8日发布的信息请求(RFI)揭示了陆军的目标,并计划在2026财年进行演示。
发射效应,以前称为空中发射效应(ALE),包括一系列可从空中、地面或海上平台部署的无人系统。对于HADES来说,这些无人机可以从飞机机翼下的塔架发射,而不需要复杂的机动。这些系统设计用于41000英尺以上的高度和超过400节的巡航速度,还必须承受极端条件,包括低至-65°F(-54°C)的温度。
该倡议是名为多域传感系统(MDSS)的更广泛战略框架的一部分,该框架集成了多个平台来收集和处理战场数据。“发射效应”增强了数据收集能力,同时使主飞机远离敌方防御范围。这些无人机可以执行侦察、电子干扰等任务,也可以作为诱饵转移敌方系统,提供适合现代冲突要求的灵活性。
陆军情报、监视与侦察特遣部队主任Andrew Evans在第一支HADES部队交付期间确认了战略方向。他强调,这些无人机将扩大HADES系统的覆盖范围和能力,提高其作战效能。尽管集成细节仍在开发中,但这些系统的加入突显了陆军的一个明确优先事项。
与HADES并行,陆军正在测试基于庞巴迪Global 6500的其他平台,例如Athena-S和Athena-R计划下的平台。这些飞机已经用于临时ISR任务,在实验阶段也可能承载发射效应。这种模块化和适应性强的方法允许在技术解决方案完全融入作战部队之前对其进行探索。
“发射效应”的预期性能因类别而异。大型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可达一小时,航程可达650公里,而小型无人机的航程可达150公里。结合不需要特定机动的发射能力,这些系统提供了极大的操作灵活性。陆军还在探索部署“发射效应”的其他平台,如平流层气球或续航时间更长的太阳能无人机,以扩大在有争议环境中的情报收集手段。
随着2026年的演示,“发射效应”有可能重塑陆军的情报、监视与侦察行动。这些系统为从远处收集敏感情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降低了有人驾驶飞机的风险。它们整合到一个更大的战略生态系统中,增强了陆军在竞争环境中作战的能力。
除了技术方面,该计划还反映了美国在与中国和俄罗斯等竞争对手竞争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保持战略优势的决心。通过将创新与务实相结合,美国陆军继续调整其能力,以满足现代冲突的需求,在现代冲突中,技术优势仍然是一个关键的优先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