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6年,美国以200万的天价奖学金,成功将一位中国天才陈嘉澍“挖”到了自己的阵营,硅谷巨头、顶级实验室纷纷开出天价年薪,只为将他留在美国。
然而这位天才的选择,却让美国人大跌眼镜,博士毕业后他拒绝了美国的邀请,他们的投资打了水漂,而在中国科技领域,一个新的传奇正在上演。
为什么这位天才会放弃如此诱人的待遇?他创造出怎样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抉择之路
2013年,陈嘉澍终于拿到了美国伯克利大学校电子工程博士学位,而且他还是第一个获得富布莱特科学奖学金奖学金的中国人,美国各方都竭尽全力的想把这个年轻人留下。
作为全球仅有的27名富布莱特奖学金获得者之一,他的未来似乎已经被勾勒出了一条金光大道,两百万的奖学金只是一个开始,硅谷的顶级科技公司、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纷纷向这位年轻的华人科学家抛出橄榄枝。
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众多中国优秀人才纷纷选择留在海外,毕竟国内的科研条件和待遇都还比不上发达国家,陈嘉澍的这些同学和朋友,大多已经留在美国顶级研究所或企业。
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会顺理成章留在美国的时候,陈嘉澍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婉拒了所有诱人的工作,选择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回国创业,在他看来,科研不是单纯的个人追求,而是要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要。
那时候的陈嘉澍发现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巨大潜力,于是他就想在这方面发展一下,陈嘉澍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上海很多优秀的半导体人才都回应了他,和他一起攻克技术难关。
2014年,陈嘉澍在上海创立了加特兰微电子科技公司,而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初创团队,短短几年后就在全球芯片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陈嘉澍那个改变命运的选择。
毫米波雷达技术是无人驾驶领域的核心技术,但长期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没有参考、没有经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陈嘉澍带领团队,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技术的荒原上开辟出一条新路。
日复一日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都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心,终于在一年后成功研发出雷达收发芯片,这个突破犹如平地一声雷,震惊了整个行业,一个初创公司,居然在如此关键的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但这还远远不够,虽然他们已经打破了国外在芯片领域的技术垄断,但那时候的成果还很难做到量产,于是陈嘉澍带着团队继续研究,成功量产了全球首个全硅工艺的毫米波雷达前端芯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这款芯片不仅解决了中国汽车工业长期依赖进口的困扰,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陈嘉澍带领团队继续深耕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从最初的单一芯片,到后来的完整解决方案。
加特兰公司的毫米波雷达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家汽车制造企业,服务于超过20家车企,搭载于超过200款车型,截至2023年末,加特兰公司已累计出货600万颗芯片,成为中国唯一具备规模量产毫米波芯片的企业。
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他们的产品更是实现了多个创新,通过精准的环境感知和智能控制,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这些技术不仅服务于高端车型,更在普通家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让科技创新真正惠及大众。
短短几年时间,陈嘉澍就带领团队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这个曾经被人质疑的创业团队,如今已经成为全球芯片领域的重要力量,而支撑他们走到今天的,不只是过硬的技术实力,更有一种矢志创新的精神。
成长之路
如果时光倒回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浙江一个普通的村庄里,陈嘉澍就展现出过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同龄孩子还在玩泥巴的年纪,陈嘉澍就对各种电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里的收音机、电视机,都被他摆弄得七零八落。
8岁的时候他还自己的捣鼓了半天做出了一个“游戏机”送给了爷爷,虽然是在硬纸板上画出来的,但8岁的孩子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厉害,爷爷奶奶又气又心疼,却也隐约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这种对机械的天然亲近感,似乎预示着他未来。
小学的陈嘉澍更是跳级入学,班主任一眼就看出这个跳级入学的孩子与众不同,特别是在数学方面,经常能想出一些令人意外的解题方法,但更难得的是,他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在班级里人缘极好。
高考时他更是同时收到复旦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但家庭条件的限制让他不得不放弃心仪的香港大学,然而,命运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大二那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香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终于圆了自己的求学梦。
在香港大学,陈嘉澍在全英文教学环境、专业课程的巨大压力,还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但他却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不仅迅速跟上了课程进度,还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GPA高达4.21,总分才4.3。
这样的表现引起了美国著名高校的关注,2006年他获得了去美国顶尖学府深造的机会,在美国的求学经历,让陈嘉澍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他不仅汲取了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更深刻理解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陈嘉澍特别重视人才培养,他坚持每周都要抽出时间,给年轻的研究员们做技术指导,在他看来,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当下的技术积累,更在于持续创新的能力,这种育人理念,为中国科技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选择回国发展,在他们眼中,陈嘉澍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榜样,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祖国的发展为科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投身科技创新事业既能实现个人价值,更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的陈嘉澍,早已不是那个刚回国创业的年轻人,但他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热情和干劲,带领团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共同书写着中国科技发展的新篇章。
结语
陈嘉澍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天才科学家的成长传奇,更是新时代中国科技力量崛起的缩影,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祖国日益强大,必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科技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信息源:浙江青年获全球最高奖学金 总额超200万人民币 北方网 2006-12-01
加特兰CEO陈嘉澍:车规级SoC芯片研发面临零缺陷管理等新挑战 东方财富网 2023年0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