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上级要干部,陈伯钧路过冀东被留下当司令,东北局:怎么这样

非凡的黑索白 2025-04-17 14:02:25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李运昌带领的冀热辽军区那8个团,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东北。之后,冀热辽军区就改名成了冀东军区。因为那时候好多部队和干部都被调走了,所以冀东的好多队伍都没了军政领导。军区里能挑大梁的就只剩下詹才芳、李中权和李楚离这几位了。

李中权感觉手底下能干事的人手不够,琢磨着得从上面要点干部来帮忙。他就去找了新成立的冀热辽军区那位中央分局的书记,也是军区的司令和政委一把抓的程子华。

部队里干部短缺,这事儿程子华得赶紧想办法解决。冀热辽军区那边,干部人数本就不多,想从别处调人也挺难。碰巧的是,这时候陈伯钧带着延安来的一批干部,还有385旅教导大队,大概五六百人,正好路过承德。程子华就想,能不能让这批干部留下来,给冀热辽军区多添点人手,增强领导力。

陈伯钧原本是要去东北执行任务的,但到了承德后,计划有变,新的任务是让他当上冀东军区的司令,同时,詹才芳被选为政委。他们还带来了好几百名干部,一股脑儿全安排到了冀东,这样一来,冀东各级领导力量立马就充实了起来,之前干部短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哎,不过呢,又碰到新麻烦了!

各地根据实际需要,从自己的队伍里选了些部队和干部前往东北支援。但说实话,去的时候兵力就不怎么充裕,半道上还不得不留了一些干部在当地。这样一来,东北那边干部不够用的问题就更突出了。

陈伯钧因为行程有变动,得跟东北局和东北军区说一声,毕竟中央的命令是让他去东北,不是让他在冀东待着。东北局和东北军区知道这事儿后,就立马跟中央汇报了,还跟冀热辽军区提了点看法:那些本来要去东北的干部,咋一到冀东就给留住不动了呢?

东北那边,我军没个根基,啥都得从头来,碰上的难题压根想不到,干部也是缺得厉害。好几百号干部都分到下面各级去了,这时候再想把他们聚一块儿,可不容易。东北局也没说要收回那些分出去的干部,而是直接调走了像陈伯钧这样的几位高职干部。

陈伯钧还没正式走马上任,就先奔东北去了,詹才芳那边呢,也换成了当军区司令。

之后,冀察热辽军区的队伍被重新编组进了东北部队的行列,詹才芳指挥的冀东队伍呢,就变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的第九纵队。他们投身到了秋季、冬季的进攻战,还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些大战里头。而那些留下来的干部,最后也都是在东北地区继续服务。

说实话,新冀热辽军区从成立那会儿起,就老想着能有些路过的部队留下来,给咱加强军力。后来,山东军区渤海军区整了个独立旅,直接开进了热河。结果肖克将军一看,觉得这部队不错,就给留下了,编进了野战军里头。独立旅的旅长王兆相赶紧把这情况跟杨国夫说了,杨国夫一听,二话不说就找东北局去帮忙说话,最后总算是把这部队给调到东北去了。

丁盛带着原先晋察冀军区的机动队伍,路过延安那会儿,也碰上过要他们留下来的情况。但他们手头拿到的指令是往东北去。聂老总说了,既然留不住,那就得好好带着这支队伍,别给拆散了,免得战斗力下降。

0 阅读:210

非凡的黑索白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