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这个词汇,是欧洲人创造的,他们以欧洲为中心,把欧洲以东的地区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大体上,中东地区包括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半岛、伊朗高原、埃及等。由于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处,中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缘价值。到了现代,大量石油资源被发现,再加上民族、宗教等因素,以及外国势力的干涉,使得中东局势变得非常动荡。
然而到了今年3月,经历了多年冲突、对立、战乱和撕裂的中东,开启了“和解潮”。在中国的帮助下,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很快,沙特又与叙利亚恢复外交对话。到了5月5日,约旦外长艾曼·萨法迪明确表示,阿拉伯国家联盟内部已经达成一致,叙利亚重回阿盟只是时间问题。
外界没有料到,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外交突破,直接促成一场“和解潮”。从外部因素看,作为中东事务长期主导者,美国现在深陷大国博弈迷局,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在中东投入更多资源。美国总统拜登虽然承诺要调整中东政策,还亲赴沙特等国访问,但拿不出实质性措施,其行为不符合中东国家的利益,也不考虑中东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中东国家的战略自主性持续提高,积极为“后美国时代”布局。从地区情况看,中东各国饱受局势动荡的折磨,迫切希望得到和平,想要寻求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坚持以劝和促谈斡旋地区冲突,以和平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的立场,得到了中东国家的积极认同和响应。中国促成沙伊和解,开启了中东地区的“和解潮”,给地区局势稳定带来了契机。
看到这种情况,美国非常焦虑。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已经宣布,将对沙特进行访问。值得注意的是,拜登这次派出高级官员访问沙特,重点是讨论供应链多样化、港口和铁路等基建设施建设等发展问题,不像以前一样大谈安全问题。很明显,美国要在中东地区,与中国比个高下。那么,美国高官访问沙特,能改变中东地区的风向吗?
首先要指出,沙特与美国发展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保障沙特的安全。然而从奥巴马时期开始,美国先后提出“重返亚太”和“印太战略”,已经将战略重点放在亚太地区,相应地选择收缩中东战略部署。
拜登上台后,不仅全力推动所谓“印太战略”,减少在中东的战略部署,还直接对沙特发难。2018年,卡舒吉案发生,美国直接把矛头对准沙特。拜登更是多次公开抨击沙特,甚至扬言要让沙特成为“国际下等民”。这个情况,让沙特王室非常愤怒,美沙关系急剧恶化。
美国虽然在收缩中东战略,但鉴于中东地区的重要价值,因此他们不希望其他大国填补自己留下的“空缺”。然而,沙特在这方面的举动,没有如美国所愿。其一,沙特与中国的关系持续升温;其二,在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局势的情况下,沙特依然与俄方保持良好关系,这显然不是美国想看到的情况;其三,在美国最关心的石油问题上,沙特主导的欧佩克拒绝配合拜登政府。为了让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增产,拜登还放下身段,亲赴中东访问。结果拜登刚离开,沙特主导的欧佩克就宣布减产,完全不给美国面子。
现在布林肯和沙利文准备访问沙特,即使他提出的“价码”再高,也很难让沙特满意。而且随着中东地区大和解,沙伊握手言和,沙特的外部环境来到近几年最好的程度。美国想要在沙特改变风向,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