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近代积贫积弱的局面,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军工很长一段被冠以“廉价低质”的名号,不太招人待见。不过,时过境迁,如今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军事技术不断迭代,造出来的武器装备一件比一件先进,吸足了眼球。这不,看着中式武器在国际军火市场热销,拉美国家也来谈合作了。
近日,24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方高层,和中国一起召开了第五届“中拉高级防务论坛”。会上,中方表示,在中国跟拉美、加勒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中拉关系已进入新时代。同时,在当今地区局势愈演愈烈和国际形势变化莫测的背景下,为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中拉之间应该加强团结合作,让中拉防务合作朝着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的方向发展。
用比较直白的话来说就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的防务合作,将不会有多少限制,战机、导弹、坦克、军舰、雷达等,都在合作范围之内。这一点,相较于其他武器出口大国设置种种条条框框来讲,无疑吸引力十足。毕竟没有一个国家看到自己花钱买不到武器,或者说买的武器价格贵、质量差、用不了、收不到货,参考阿根廷当年的困境就知道了。
对此,与会拉美、加勒比家回应称,诚谢中国在防务与安全领域提供的宝贵支持,期待未来与中国增进团结协作,进而推进双方防务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可以看出,与会国家对于跟中国的军事合作非常满意,言语中透露出还想和中国更进一步的意思,谁让中式武器在拉美大受欢迎呢。
据悉,拉美国家采购的中式武器类型多样,涵盖单兵装备、步兵战车、舰船等等。除了单纯的出口装备外,中国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邀请拉美国家学员到中国学习最新的军事管理、作战理念、装备发展等知识,让拉美国家能够更好的巩固国防。
对于中国与拉美的防务合作,同样作为武器出口的大国俄罗斯感到很羡慕。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鲍里斯·马丁诺夫认为,相较于其他国家武器出口总是附加各种政治条件,试图操纵拉美,中国显然更受欢迎,出口市场未来将会逐步扩大。圣彼得堡大学教授维克多·海费茨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经济实力配合军事合作,能够让事情进行的很顺利。
确实,在以往武器交易中,武器出口国一般要求进口国给予现金,最次也得是分期付款,不过这样一来利息又很贵。但是考虑到拉美国家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且防务需求又很旺盛,不可能把钱全花在武器进口上。
所以,在合作时,中方就考虑到了这点。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可以现金支付。经济实力一般的,也可以用石油、矿产折价。这在以前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资源本身会随着国际局势波动,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协商机制,对双方都有风险。中国愿意承担风险,对拉美国家来讲是双赢的事。
有一点需要注意,虽然就像俄罗斯专家说的中式武器未来会在拉美迎来高增长点,但是放眼全球,中国的武器出口还是有待增强。这倒不是因为武器质量不行,而是目前国际军火市场差不多被美系、俄系垄断。
因为很多国家以前使用的一直是美俄其中一家,后续进口武器时即便再喜欢中式武器,可考虑到兼容问题,往往也会选择美俄。故而,提一点小小的建议,未来中国最好可以成建制出口武器,这样就能抵消美俄的先发优势,在国际军火市场开辟出一条独属于“中系武器”的发展道路。
随着军事装备越来越向高精尖化方向发展,所需资金、材料、人才加起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未来能够独立在海陆空天电全领域开花的国家,不超过二指之数,中国一定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既能让有意筑牢国防国家的购进合适武器,又能推动中国武器的迭代更新,进而使中国将敌人挡在国门之外,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啊
反正一般情况,不要上赶着!
中国武器出口还需努力,不能让棒子压在前面,现在武器出口排名世界第五,韩国第四。
成建制出口武器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