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引发“车圈价格战”的比亚迪秦L,到今年开启全民智驾,推动科技平权的“天神之眼C”,比亚迪已经连续两年在年初发布一个足以震惊行业的大招,为一整年的行业竞争奠定基调。
但这一次与去年的秦L截然不同。
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早就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召开之前,用连续多日的大涨宣告了这场发布会对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性。
2月6日晚,比亚迪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正如网上盛传的那样:“天神之眼”智驾的平民化是这场智能化战略发布会的重头戏。
比亚迪天神之眼总共有三套技术方案,分为高、中、低三个配置: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技术规划,天神之眼 A主要应用在仰望品牌,天神之眼 B主要应用在腾势品牌和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 C主要应用在10万级的比亚迪品牌。
王传福表示,每年具备智驾能力的车销售量只有10%,受制于昂贵的价格,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根本无缘智驾能力。他认为,2025年是高阶智驾的元年,在未来,智驾将会像安全带一样成为一项标配,比亚迪天神之眼将率先于行业,开启全民智驾时代。
没错,发布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更亲民的天神之眼 C展开。
作为比亚迪内部销量第一第二的秦系列和海鸥系列,以及其他占比亚迪全年销量近四成的10万级及10万以下车型,都将是天神之眼 C发布后的主要收益车型。
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的传感器方案由5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组成,比亚迪称之为“5R12V12U”。
而之所以叫“三目版”,就在于以售价为6.98万元海鸥智驾版为例,其车身上方搭载有比亚迪“二郎神”前视三目系统,传感器为两颗800万像素的120°广角镜头和一颗同样为800万像素的30°长焦镜头,这三颗镜头是天神之眼 C- 高阶智驾三目版视觉基础,官方称最远探测距离为350m。后雷达虚拟通道数16通道,支持垂向探测,探测距离120m
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基本可以看作是一个视觉方案。
众所周知,视觉方案的基础是人工智能算法,而作为坐拥440万搭载L2及以上车辆、建立超50万场景库、每天训练里程7200万公里,拥有国内最大车云数据库的比亚迪,自然会在AI算法上有自己的技术沉淀。
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所应用的BAS3.0+是由比亚迪全栈自研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属于“天神之眼”技术的一部分,具备“有路就能开”的特点,甚至不需要依赖高精地图。
这套系统像人一样会“看”和“思考”:用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全方位感知周围环境(比如看清350米外的障碍物),再通过自研的AI算法快速决策,配合整车的各类控制系统,实现车辆自主红绿灯通行、自动超车、避让行人等操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的自主智能,比亚迪自己的整车智能架构璇玑架构接入了时下大热的DeepSeek大模型,用以提升端侧和云端的AI能力。
凭借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日后使用这套智驾系统的车将具备一下三大能力:一、驾驶辅助,包括高快领航、自适应巡航、限速标志识别等等;二、泊车辅助;三、安全辅助。基本涵盖了我们日常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绝大部分场景。
友商的反应比亚迪的率先出招让行业始料未及,尤其是在仅仅7万元起步的海鸥身上都能看到智驾系统的搭载,这无异于是另一场车圈价格战。
一些车企在比亚迪发布会的次日,股价一路走低,网友们纷纷喊话要求其也一同推出10万级及10万级以下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当然最被人关注的还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的表态:“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5G!”被看作是对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的表态。
行业火药味上来了,就意味着今年国内车企将就10万级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开展全面竞争。
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国内消费者来说就越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