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世是革命英雄孙炳文的大女儿,后来被周恩来夫妇收养为干闺女。等到新中国建立起来,孙维世就跟有名的戏剧大师金山成了家。
结婚后,孙维世心里老惦记着要个孩子,但奇怪的是,肚子就是没啥动静。这时候,看她哥哥孙泱那边,一儿一女啥都有,孙维世真是眼馋得不行。于是,她就跟哥哥嫂子提议:“要不你们再生一个?不管是男孩女孩,直接给我养算了。”
孙泱和老婆石崎原本不打算再生孩子了,但看到妹妹那么想要个孩子,他们俩就心软了,答应了这个请求。
没过多久,石崎家里又添了个男娃,但到了该过继给别人的时候,石崎心里头实在舍不得。没办法,孙维世只好去领养了一个小孩。因为孙维世小名叫“兰兰”,所以她给领养的女儿起了个名儿,叫孙小兰。
从那以后,孙维世全心全意地照顾孙小兰,看着她一点点长大。在相处中,两人的性格和习惯也越来越接近了。
孙小兰在21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孙维世带回了家,所以她从来不知道自己其实是被收养的。在她的印象里,尽管妈妈孙维世工作挺忙,但给她的爱和陪伴可一点没少。
四十多岁的孙维世,心里还住着个小孩子,经常和女儿一起玩跳皮筋、踢毽子、跳房子、抓羊拐这些小游戏。不过呢,孙维世这人有点粗心大意,走到哪儿东西就容易丢到哪儿。所以,每次孙小兰和老妈一起走路,都得故意慢几步,好帮老妈把掉的东西捡起来。
另外,孙维世特别能喝,有次直接把孙小兰给喝趴下了。
在北戴河那会儿,跟周总理一家子一起过节,孙维世喝起酒来,连带着也给自家闺女孙小兰倒了一杯。没想到,小兰这孩子酒量不行,一杯下肚就醉了。回家的路上,她走一路吐一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孙小兰记得,她妈特别疼她,从来都没大声凶过她一回,这让她有时候有点肆无忌惮,连周恩来都惹得不高兴了。
有天在周总理家里吃饭,孙小兰折腾得跟个小疯子似的,差点把屋顶给掀了,可孙维世却像没事人一样,一点也不管教。周总理正吃着饭呢,被这动静闹得实在头疼,忍无可忍之下,他猛地一拍桌子,冲孙维世喊道:“瞧瞧你把孩子宠成啥样了,再这么惯下去可不行!”
所以,到了1964年,孙维世和她女儿得去大庆,跟工人们一起学习,接受再教育,这事儿周总理非常支持。
大庆那时候过得真挺难的,孙维世和她闺女天天就得啃窝头,不过这俩人天生心眼儿宽,老能在那么苦的日子里找点乐呵。
但快乐时光总过得飞快,一场大规模的运动让孙维世和她母亲不得不分开。
1967年的时候,孙小兰和老妈孙维世一起过了她们最后一个春节。她一到家,哇塞,满眼都是封条,墙上、屋里贴得到处都是。院子里的人悄悄告诉她,说她老爸金山摊上大事了。
那天晚上,孙维世和女儿过了个挺凄惨的春节,不过孙小兰还是看得出妈妈孙维世挺乐观的。孙维世拉开抽屉,翻出两本存折,里头加起来就100块钱,她乐呵呵地对女儿讲:“这下好了,我能给你买新衣裳了。”
就算日子过得再颠簸,孙维世也从来没让女儿受过委屈。
春节过完,孙小兰又回到了大庆,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见到过妈妈。后来再听到妈妈的消息时,竟然是坏消息。
孙维世走了,一直到走的那天,心里都还惦记着她的女儿。
之后,孙小兰从她妈朋友白凌那儿接过了妈妈的遗物,就是一件大衣。大衣里头藏了个存折,存折上是妈妈给她留的2000块钱。
孙小兰家里出了大事后,她实在受不了这种巨大的变化,就去找了自己的亲妈,然后跟她一起生活了。她还改了名字,从那以后,大家就再也没见过她,她就像消失了一样。
改革开放以后,孙小兰悄悄地改了名字,移民加拿大,从那以后,她就一直没再回过国。
到了2021年,为了庆祝孙维世百年诞辰,亲属们聚在一起开了场纪念会,还特意跟远在海外的孙小兰取得了联系。孙小兰从加拿大那边传来一段心里话:“这么多年,我每天都在想她,从没间断过。在我心里,她一直是那么漂亮、心好,又聪明又宽容,她笑起来的声音特别响亮,满满的都是温暖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