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哪吒2》以77亿的票房成绩,横扫25年春节档,登顶中国影史票房第一时,与之同期上映的“战争大片”《蛟龙行动》(原名《红海行动2》)却沦为了“业内笑柄”。

该片虽然投资高达10亿,但该片的票房和口碑均属于二流水平,再加上其宣发时的“各种骚操作”,《蛟龙行动》可谓是在观众“雷区”上疯狂试探。

截至目前,该片上映已经12天了,但该片总票房仅3.44亿左右,直接同档期垫底,甚至连同档期的动画片《熊出没》都打不过。

除此之外,该片的AI预测总票房仅4.4亿左右,片方分账1.4亿左右,该片恐面临超8亿亏损,并有望成为中国影史上最贵的“反面教材”。

一、“剧本保密”骚操作惹人厌
说实话《蛟龙行动》如果能够好好拍的话,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狼狈,毕竟有前作《红海行动》做保障,口碑和粉丝基础都很扎实。
怎料《蛟龙行动》从立项到开拍就没闲着,先是改名,随后又搞营销。

虽然说自贾玲凭借营销手段赚的盆满钵满后,国内电影人都开始“疯狂效仿”了,但多数电影人还都是正常操作,营销剧情和观众(例如:观众泪洒现场……)。
但反观《蛟龙行动》剧组,却剑走偏锋,玩起了“抽象”——并以“军事机密”为由对剧本进行严防死守。

甚至为了宣发还在网络上传出“主演遇到外籍演员靠近”时,掩盖剧本的视频,简直抽象。
说实话这么多年来,小编第一次见这种宣发模式,小编以为剧组是想通过保持神秘感的方式吊足观众胃口。

结果怎料观众并不买账,主打一身反骨,并玩起了官方梗——“防止泄密,我直接不看”,于是乎这部耗资巨大的“战争大片”,直接沦为了春节档的“陪衬”。
二、剧情硬伤,无脑煽情戏劝退观众
除了宣发背“大锅”外,《蛟龙行动》本身质量也存在诸多缺陷。
不仅剧情毫无亮点,就连人物塑造也做的一塌糊涂,全片下来除了部分“潜艇追逐戏”还算有点亮点,其它内容几乎毫无记忆点可言。

此外,片中还加入了大量,煽情剧情,着实劝退观众,例如:在面临生死攸关的时刻,舰长不仅没有在第一时间稳定军心,甚至还吹起了口琴,最后大结局还强行“包饺子”,真的无语。
就这《蛟龙行动》投资方还好意思,下场控诉有“黑粉”刷差评,哭诉他们多不容易,为该片付出了多少……
结语
总的来说,《蛟龙行动》剧组纯属作茧自缚,不好好拍作品,整一些败好感的“骚操作”,劝退观众,也难怪观众会不买账。

反观《哪吒2》不搞噱头,踏踏实实做内容,用心对待观众,现在观众直接把它宠上天,有望冲击百亿大关。
这下《蛟龙行动》算是彻底被打懵了,甚至还可能被钉在中国影史耻辱柱上。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到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