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有钱,静处安身,到底是为什么呢

旧说历史 2024-11-28 11:30:00

许多古老的书籍,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即便到了今天,对我们为人处世依旧有很大的作用。

遇到想不开的事情,去看一看古人,其实早在多年前,古人们已经为我们总结出了经验。

《增广贤文》中有句话说:“闹市有钱,静处安身。”这句话明确总结出不同的人群,在面对自己的人生追求时,应该如何正确做出自己的选择。这句话意思是说:繁华的大城市,充满了机遇与财富,想要去挣钱,就得去大城市;相反,如果对金钱追求不高,更在乎自己内心的安宁,那需要寻找僻静的环境,才能修身养性。

咱们熟读中国传统文化,会发现儒家、道家思想在大家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两种思想都是咱们本土的文化,在春秋时期和汉朝时期,儒家文化以及黄老之学得到提倡。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追求自然和谐与内心平和。这些思想一直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物质条件,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安宁。

古人认为,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容易让人迷失自我,陷入名利的追逐中无法自拔。而在宁静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审视自己的内心,从而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闹市有钱,静处安身”不仅是一句简单的俗语,更是古人对生活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智慧总结。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句话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想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必须去靠自己双手奋斗,大多数的机会,都蕴藏在大城市当中。大城市成了许多人奋斗的首选目的地,但也有一些人在大城市可能早已经待腻了,这时候再想回到宁静,就非常困难。因为在平庸和非凡中很难做出自己的抉择。一旦选择平庸,就无法满足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如果刻意去追求高质量生活,又会背离自己的内心,容易掉进名利的陷阱当中。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意思是说,越是繁华喧闹的大城市,越是容易让人迷失自我,越容易陷入红尘。面对这种困难的选择,老子在道德经中给我们做出了指引。他认为,在面对红尘各种诱惑之时,真正的圣人,只会选择简单的维持自己的温饱。

言外之意就是说,让我们放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满足日常生活即可,要坚守内心。可以去追逐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但不能太执着,一旦执着,就会迷失自我。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不影响自己内在真正的追求,不沉迷,不放纵,不影响自己判断力。即便身处闹市,依旧可以保证自己拥有一个宁静的内心,这样的人,才能真正作为自己,找回自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