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神父女儿跳舞露出三角裤衩,值得探讨吗?

文学私秘 2024-09-23 07:40:5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不同译本中,曾经有一个译本,给了笔者童年以震惊乃至恐惧的印象。

这就是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由黄树南译的那个译本。

在这个译本里,提到神父的女儿在跳舞的时候,因为太过兴高采烈,飞旋起裙子,里面露出了“三角裤衩”。

笔者为此探究了一下原文是否是这样写的。

实际上,我们对照原文,可以看出,黄树南的这个译本是一次误译,原文里并没有提到是“三角裤衩”,只是一种丝织的衬裤。

当时参与讨论的有很多懂俄语的网友,他们凭着对俄文的了解,证实了黄树南的译本在翻译时,显然误会了原文的意思。

应该说,这样一个纯粹的衣饰的考证,竟然能够得到熟稔俄语的网友的参与,笔者也深感受益。

当然,一个小说译文里的“三角裤衩”的译法,竟然兴师动众地追根溯源,是否值得,也有网友提出了异议。

比如,下面这位网友的责问,很有代表性:

——关注这个有什么意义?难道钢铁是裤衩子炼成的么?——

实际上,即使小说原著里,神甫女儿的内衣没有穿的是“三角裤衩”,但是,作者写出了女人亵衣这一隐秘的部分,是一种闲笔吗?是一种低级趣味吗?这一段描写,是否值得我们多深入地探究一下?

笔者认为,小说作者写出神父的女儿露出裙子里的“三角裤衩”,是小说里的一个重要的“屠犹”情节的导火线。

在弄清楚小说里究竟是哪一种势力,导致了“屠犹”的发生,我们有必要条分缕析地明白小说里的“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拉锯在保尔家乡的各种势力。

在小说发生的那个时段,在保尔所在乌克兰地区各占城头三五天的势力,依次有:

1、格鲁舍夫斯基主导的“中央拉达”政权(倡导议会民主制)

“中央拉达”存在于1917年4月至1918年4月这一段时间,是沙皇被推翻之后,在乌克兰地区成立的一个“协同机构”。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并没有提到这个组织,小说只是在上部第二章里提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就是沙皇被推翻了。

到了1917年11月份,车站上出现了从前线回来的布尔什维克,与派驻在小镇上的骑兵发生冲突,但前线回来的士兵越来越多,骑兵无力阻挡。

这反映一战期间,布尔什维克的反战立场。

这时候的保尔还是一个少年,对外界发生的血腥大战毫无所知。

2、斯科罗帕茨基的盖特曼政权(个人军事独裁制)

小说然后跳到了1918年春天,保尔与他的小伙伴们首次看到了红军游击队。

从小说的描写来看,游击队正准备撤退,以回避德国军队的锋芒,撤退之前,游击队把不知何时存放的武器分发给民众,保尔也借此抢得一支枪。

这仅仅是前台的能够让底层民众看到的变化,在其后的背景上,这段时间发生了许多事情,保尔当时在一个小城里,自然不知道。

德国人为何突然来到乌克兰?这就要从苏俄红军进入乌克兰开始。1918年1月初,苏俄红军开始进入乌克兰,格鲁舍夫斯基主导的“中央拉达”政权没有什么经验,手里没有枪杆子,只好节节败退,眼看招架不住,动起了引狼入室的念头,向德国、奥地利请求军事援助。

有了德奥军队的支持,“中央拉达”杀了回来。

电视剧中的德军进城

到了4月份,德国觉得“中央拉达”执行力比较差,帮助德国人搜括粮食资源不得力,便发动政变,让斯科罗帕茨基上了台,使之成为乌克兰的军事统领,称为盖德曼。

在梅益译本里,对“盖德曼”注释如下:德帝国主义傀儡斯科罗帕德斯基一九一八年建立的反革命军事独裁政府,但很快就垮台了。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译本(即黄树南译本)注释如下:1918年德国帝国主义在乌克兰建立反革命军事独裁政权,任命傀儡斯科罗帕德斯基为首领,称盖特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写到德国人进了保尔家乡所在的小城,身边跟着一个盖特曼伪军小头目,这时游击队撤走了。保尔家乡进入被德国兵进占的时期。之后,保尔借机偷了德国军官的手枪,引起轩然大波。

朱赫来在德国人来了之后,组织了工人罢工,在这一过程中,盖特曼伪政权以我们一般熟悉的汉奸方式,到处抓人,为虎作伥。而保尔的哥哥等三个工人,被德国兵强逼着,开动火车,路上,保尔哥哥和工人们打死了押车的德国兵,破坏了德军的交通线,然后逃难在外。

而此时的保尔,却在马不停蹄地与冬妮娅发展感情,根本没有意识到乌克兰发生的斗转星移的局势变化。然后小说也随着保尔的视角,一跃跃到乌克兰的第三股势力掌控阶段,这就是彼得留拉当权阶段。

小说里对彼得留拉的政权的到来,有一个巨大的留白的空间。小说在描写保尔与冬妮娅之间的情感进展太过引人入胜,使人忘记了乌克兰土地上一刻不得安宁的风云变幻。

3、温尼琴科和彼得留拉的执政内阁制

彼得留拉是如何上台的?

小说里并没有写到斯科罗帕茨基的盖特曼政权是如何垮台的,直接跳到了彼得留拉当权阶段。

历史事实是这样的:1918年11月11日,德国战败,撤出乌克兰是必然的,其支持的盖特曼傀儡政权也土崩瓦解。

由前“中央拉达”政府首脑温尼琴科为主席、彼得留达实际掌握的军队组成的“指挥部”进入基辅,建立五人执政内阁。这一段情节,可以在布尔加科夫的《白卫军》中看到具体的细部。在《白卫军》里,盖特曼是乘着夜色,悄然地溜走的,抛弃了部下,而彼得留达的军队兵临城下,长驱直入,顺利地夺得一座不设防的空城。

但很快苏俄红军重新进入乌克兰,彼得留拉不敌,开始向西撤退,实施了对犹太人的屠杀。

在美国作者浦洛基所著的《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中对历史上乌克兰屠犹的各种势力作了一个统计:

——总体而言,在所有对犹太人的迫害行动中,约20%系白军所为,红军的比例约为10%,军阀们约占25%,而彼得留达的部队约占40%,后者在战争期间实施了最多的反犹屠杀。——

因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描写到的彼得留拉手下的各派系军队屠杀犹太人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略过了德国人的败退、盖特曼的傀儡政权跟风逃跑,用上部第四章的一句概括的话“激烈而残酷的阶级斗争席卷着乌克兰”将彼得留拉登上乌克兰的政治舞台作了精减的交代。

其实今天我们知道,这里不仅仅是“阶级斗争”,还夹杂着族群的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这里的时间段以大写意的进度,跳跃到1919年4月份,保尔的家乡,被彼得留拉部下戈卢勃上校占领,小说里说他是个美男子,原来是农艺师,趁着乌克兰混乱之际,拉了一支队伍,用拳头说话,一时也混的风声水起。他入驻小城之后,很快把房东酒店老板的女儿收入账下,花天酒地,活得潇洒自在。

电视剧中的戈卢勃上校

而另一支军队首脑帕夫柳克也闯入到这个小城里,欲在酒池肉林里分一杯羹。

当戈卢勃部队与当地女人翩翩起舞的时候,帕夫柳克闯了进来,他看到了什么?

电视剧中的帕夫柳克

他看到神甫的女儿正在忘乎所以地掀裙狂舞,然后就看到了这样描写的场景,摘自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

——她兴奋到了极点,飞速地旋转着,裙子就像扇子一样展开,露出好愤怒地 丝织的三角裤衩。这使周围的军官们看得非常开心。——

可以想象,帕夫柳克会有什么表情,小说里直接写出他“唇干舌焦”的强烈反应:“他用混浊的目光盯着神甫女儿的大腿,舔了舔干燥的嘴唇,然后挤着圈子,径直朝乐队走去。”

他要干什么?

他想获得对当下场景的控制权力,而首要控制的就是决定舞蹈节奏的乐队。

于是,两股军阀因为三角裤衩而大打出手,火拼了三天,最后戈卢勃损失惨重,为发泄愤恨,同意让士兵开禁“屠犹”。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对隐秘细节的展现,揭示出战争的动力源头在哪里,这并不是无聊之笔,却体现着作者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与对战争本性的尖锐把握。

0 阅读:1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