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都在刷屏讨论银行定增5000亿。
主流观点也都差不多。
一句话总结:
之前让银行让利给房贷,国企银行损失了上万亿利息,现在通过国家补充资本给银行。
属于打个巴掌给个糖的操作。
但5000亿够吗?
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对银行股东来说,短期看是溢价定增。
但对于长期分红来说,却因为股本增加,分红收益摊低了。
能配置银行股的大机构,几乎都是为了长线持有的分红而来。
现在长期收益反而因为定增而降低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而对国家来说,发行国债成本2%,银行分红收益4.5%, 可以说稳赚不赔。
所以这个事情到底谁受益,我也算不明白,留给大机构们去纠结了。
银行的估值体系比较特殊,以及全行业几乎完全破净的模式,导致银行的定增,几乎没有民间资本有兴趣参与,都是利益关联方的左手掏右手。
普通投资者,就别在意这种变化了。
但银行作为权重股,会不会因为这种溢价定增大涨?
很难,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拿着银行的都是长期主义者,不会因为短期的这一点点溢价而大肆进出筹码,意义不大。
所以指望银行这5000亿能让大盘再冲一波的,洗洗睡吧。
说完,最后点评两条消息,
一个是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在一个投资峰会上称:机器人虽然有高度共识,但商业化路径不清晰。
这个人也看空过AI,再说上次是高盛看空的导致的机器人板块大跌,影响力区别大了去了。
上次的点评参考:「链接」
创投圈也因为这个观点起了很大的争执。
不过机器人板块已经深度调整过,如果因为这种消息再调整,也基本到底加速换手了。
珍惜倒车机会,尤其是特斯拉机器人的供应商们,量产在即,业绩驱动是最明确的。
第二个,亿航通航和合翼航空获得全球首张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
这个是低空经济的第一批牌照。
低空已经休息很久了,一直缺乏政策预期,这次可能又能冲一波。
深海经济号称是低空经济的V2.0,所以低空的走法,也能为深海做模版。
未来深海也会面临相同的困境,政策密集期变成了政策真空期。
但政策始终只是一种催化剂,核心的股价推动者,还是游资和量化。
近期量化人人喊打,但没有量化的话,这些题材也很难形成板块和规模效应。
高层如何取舍,我们管不着。
但如果量化继续这么收割下去,早晚会引起舆情反噬,最终被压缩规模,走下神坛。
记住A股最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剑指4000点,而是维稳!
点评完了,最后提醒,周五夜盘的美股又扛不住,反弹两周,一天毁掉。
4月新的一周又是关税博弈事件落地,而量化还在尽情收割。
可能会是量能低点,已经跑出火场的朋友,千万别急。
耐心耐心!
这次的行为是毫不掩饰的预防银行流动性危机,恰恰说明银行业目前遇到了不可言说的大麻烦,到了所有手段都用尽,只能直接输血的程度(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这么做),很可能未来相当长时间银行要进入低收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