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雷军离开了小米,你觉得小米还能走下去吗?

创业者李孟 2025-02-23 00:42:19

如果雷军离开了小米,小米还能走下去吗?

肯定能走下去,但雷军的一些能力也不容易复刻,所以要将雷军的个人IP能力、投资的产业价值继续延续才有价值,其实按照这个局势,其实雷军离开小米也是退休,退休了他已经是小米的创始人,他的IP依旧可以给小米做宣传,依旧可以做小米产品的代言人以及体验官!所以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目前小米已形成"70后掌舵、80后冲锋"的梯队架构,通过OKR管理、战略委员会等机制实现决策工业化。2024年卢伟冰兼任手机部总裁、曾学忠主理国际业务的人事调整,进一步强化了核心业务线的管理效率。

估计有影响也就是小米汽车和小米手机了(其实小米手机住进再往卢伟冰身上加担子)。雷军更多是进入到了汽车赛道了!对于汽车产业,如果没有了雷军演讲没有雷军跑展台,没有雷军各种的直播给造势,给消费者针对性的服务,是否还会有“2024年新能源汽车代言人”的影响力,这个就很难说了!

不过对于小米的其他业务就不会影响了,因为生态链韧性:石头科技、九号机器人等生态链企业已独立融资,2023年总营收超300亿元,即使手机业务波动也能提供缓冲。IoT设备连接数超5.5亿、全球MIUI月活5亿的底层能力,不依赖个人IP。

小米已经是一个上市公司,公司的话语权不仅仅是雷军,还有投资人,小米造车就受到了股东们的影响而进入的。同样小米是一个上市公司,在一些战略层面,也在进行“去雷军化”。战略延续性早在2018年就开始布局"去雷军化",通过技术投入(5年千亿研发)、制造升级(亦庄智能工厂)构建护城河。2024年Q2营收889亿元、手机出货量4220万台的业绩,证明体系化运营的有效性。

但肯定会有影响,例如品牌短期波动:雷军个人IP与"极致性价比"标签深度绑定,其离开可能导致用户情感波动。但数据显示,2024年小米海外收入占比突破50%,全球化布局可部分对冲品牌冲击 。例如战略执行差异:雷军主导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与卢伟冰强调的高端化路线存在路径差异。

2024年小米4000元以上机型市占率仅12%,显示高端化仍需攻坚。例如造车风险外溢:雷军ALL IN造车的决策面临行业不确定性,若汽车业务未能如期突破,可能影响集团资金链。目前小米汽车尚未实现量产,2024年研发投入超200亿的财报数据隐含压力。

其实科技企业早已经有了很多案例了,例如苹果(乔布斯去世)、微软(鲍尔默接任)马云的一段时间沉寂也没影响阿里巴巴等案例表明,体系化企业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但需警惕生态链企业"大而不强"的悖论,200家生态链中尚未出现华为海思级别的核心技术掌控。

综上,小米具备在雷军离开后继续前行的组织基础,但需在高端化突破、造车风险管控、战略延续性方面应对挑战。"没有谁离不开谁,哪怕一条鱼离开水,它也能烤着吃。"关键在于能否保持"与用户交朋友"的初心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0 阅读:3

创业者李孟

简介:一起聊互联网创业、互联网科技资讯以及科技营销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