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读不下去怎么办?该如何阅读?

木头马教育图书课程 2024-06-25 06:03:12

01.《经典常谈》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后随父亲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授、学者和民主战士。

1916年,朱自清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2月,朱自清出版处女作诗集《睡吧,小小的人》。他是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朱自清在江苏参加新文学运动。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

1923年发表抒情长诗《毁灭》,这时期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散文为主,其中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威尼斯》等。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32年支持并参与“左联”活动。

1934年兼任进步文学刊物《文学季刊》的编辑。

1935年参与《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选。

1946年10月,朱自清携眷随校乘飞机回到北平。回北平不久,即积极从事为纪念闻一多而命名的《新生报》的创刊筹备工作,并主编副刊《语言与文学》。他热爱青年,同情平民,自身虽贫病交加,却仍关心别人。积极支持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他自己的日子越过越贫,胃病越来越重,可仍坚持一课不误,一事不误,并应吴晗之约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直到饿死也绝不领取面粉,垂危时还一再叮嘱家人不可领取。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先生逝世于北大医院,年仅五十岁。朱自清一生写下大量诗文,均收在其全集中,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2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编著完成,1942年8月由国民图书出版社首次出版。该书是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全书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分别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情况,该书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点研究传统典籍,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一部经典的国学入门读本。

02.名家评价

朱先生所说的“经典”,指的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用文字写记下来的东西。假如把准备接触这些文化遗产的人比作参观岩洞的游客,他就是给他们当个向导,先在洞外讲说一番,让他们心中有个数,不至于进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边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因而能够按真际讲说,决不说这儿是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好向导。

——叶圣陶

渐归简淡,朴实无华,显示出阅历、学问都已成熟。用口语化的语言写学术文章,并世似无第二人。

——汪曾祺

先生一向在发扬、介绍、修正、推进我国传统文化上做功夫,虽说一点一滴、一瓶一钵,却朴实无夸,极其切实。再加上一副冲淡夷旷的笔墨,往往能把顶笨重的事实或最繁复的理论,处分得异常轻盈生动,使人读了先生的文章,不惟忘倦,且可不费力地心领神会。这本《经典常谈》就是我这话一个确切的明证。

——吴小如

介绍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典籍(也叫国学)的入门书,打基础书,又是极有学术分量的书。书中随处可见是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文化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

——钱伯城

作为文学的散文,朱先生努力运用语言文字而得其自然。作为国学的著作,他对运用语言文字亦非常努力,这一点我们应当特别指出。《经典常谈》一书,包括《说文解字》、“五经”、“四书”、《战国策》、“史汉”、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篇,经、史、子、集都有,是旧时士人的基础读物。除诗、文外,其他都是逐书讲解,介绍其作者、内容,言之有据,深入浅出,意无不达,雅俗共赏,运用现代语言,讲述古史内容,令人读之不厌,确是难得的运用语言文字的妙手。诗、文不可以数举,叙述源流史迹,是诗文发展史,繁简得中,娓娓而谈,亦为不可多得之作。这是学术著作,是记叙散文的一种高品。

——季镇淮

03.读书方法指导

一一如何进行选择性阅读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概括起来,选择性阅读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兴趣选择

读整本书,特别是读大部头或内容涉及面较广的作品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引起你的兴趣,这时不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例如,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可以选择《〈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阅读,在重点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同时,注意寻找新的兴趣点,由此扩展到其他部分,进而阅读整本书。

二、问题选择

无论是博览群书,还是读一本书,经常会有一个关注的焦点,可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例如,朱自清《经典常谈》中介绍了那么多的经典,经典中又包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知识总汇,想要探究汉字发展历史,就可以带着问题阅读《〈说文解字〉第一》。

三、目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读书内容。例如,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就要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课内学习《〈诗经〉二首》,就可以选择《〈诗经〉第四》阅读,拓展了解更多关于《诗经》的知识。

四、方法选择

阅读不同的文体,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阅读诗歌作品,可以采取朗诵的方法,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欣赏它的内在美感,以达到调平情感,陶冶性情的效果。

04.《经典常谈》整本书内容摘要

一、序

本序开篇首句明确中等以上教育里“经典训练”的必要性,接着依次介绍“经典训练”的价值、《经典常谈》所谓“经典”的范围以及新、旧教育中“经典训练”的异同点,然后指出我国经典因未经整理导致“读起来特别难”的境况,继而提出“理想的经典读本”及期望和目的,最后介绍《经典常谈》的编排顺序等。

二、《说文解字》第一

由“仓颉造字”说起,这一说法经历很多更迭,定于汉初。

识字需要字书,秦始皇为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赵高作了《爰历篇》,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以小篆为标准字书,统一了文字。

东汉许慎作了一部划时代的字书《说文解字》,搜罗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达九千字在他的书里;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每字都有说解,用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该书成了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秦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有了“隶书”,汉末之后依次有了“章草”“正书”“楷书”“行书”及“简笔字”。

三、《周易》第二

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也有说是上天所赐的。与八卦相伴而生的是占筮,古时候的人们看见数字整齐而有变化,认为是神奇而有魔力的东西。在八卦中,一横表示阳,断横表示阴,三画相叠配出八个卦,名称分别是乾、兑、离、震、艮、坎、巽、坤,八卦之间两两组合就成了六十四卦。而《周易》这部书,就是把那时候人们占筮的卦爻辞按着一定的顺序编辑起来的。

后来,儒家为《周易》的卦爻辞做了种种新解释,加入了儒家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于是《周易》便成为了儒家第一经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儒家哲学体系。可以说,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而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

四、《尚书》第三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内容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其主要思想是“鬼治主义”,即遇到臣民不听话的时候,只要抬出上帝和先祖来,自然一切解决。

在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因秦始皇焚书坑儒、书法沿革等历史原因,在西汉时期流传着《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两个版本,也造就了西汉《尚书》“今古文之争”这一经学史迹。

战乱导致《古文尚书》又失传,先后有汉张霸和魏王肃伪作《古文尚书》,冒名顶替至清初,与之伴随的是历代大师们的辩争,最终在清朝使真《尚书》从迷雾中露出真面目。

五、《诗经》第四

《诗经》是在“五经”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一部。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后来有了文字,人们便将歌谣记录下来,形成最初的诗。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失传,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形成了《诗经》。

到了儒家这里,孔子用“思无邪”一句话概括“诗三百”,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成为儒家“六经”之一,主要作教化之用。而教化的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六义”上,即所谓的风、雅、颂、赋、比、兴。

六、“三礼”第五

“天地君亲师”,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师是政教的本源。

“礼治”包括政治制度(贵贱有别,长幼有序,各司其职)、宗教仪式(天子诸侯祭社稷、山川,子孙祭祀祖先)和风俗习惯(居丧、婚姻、宴会、人际关系等)。

从来礼乐并称,但乐是礼的一部分。乐包括歌和舞,乐声的绵延和融和也象征着天地万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乐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乐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礼乐刑政顺理成章了,便是王道,孔子更是教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仪礼》是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的混合物;《周礼》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礼记》是一个广泛的名称,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礼制有实施的,也有理想的。

七、“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春秋”,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春秋》,传说是孔子“获麟绝笔”而作,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记载起于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历史。

古代史官记事的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春秋》大义有二:一是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二是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

《春秋》 三传,即《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公羊传》《穀梁传》全以解经为主,《左传》以叙事为主。《左传》是一部仅存的古代编年通史,成书于战国,左丘明所作。《左传》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但迷信卜筮,所记祸福的预言,几乎无不应验,违背了“征实”的精神。

八、“四书”第七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私塾里,学生入学从“四书”读起,“四书”成了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朱注“四书”定位科举用书,科举八股文科目,题目都出自“四书”。

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原本不曾普及,教《学》《庸》和《论》《孟》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把《大学》排在第一步,《论》《孟》排在第二步,《中庸》另论。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按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致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后来,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四书”顺序便为《学》《庸》《论》《孟》。

朱子注《大学》颠倒原文次序,分成经一章,传十章;注《中庸》,所分章节与郑玄注不同。这两部书的注,称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孟》的注,融合各家而成,称为《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九、《战国策》第八

春秋末年,周室礼坏乐崩,列国大臣势力渐渐膨胀,明争暗夺君主的权力,天下大乱,最后形成“七雄争霸”的局面,正如孟子所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国时代已正式开启。

长期混乱之后,夺权成功的贵族做了国君,缺少世袭大臣辅助,形成“好客”“好士”的风气,特别是外交场的策士仅凭口舌就能排难解纷,免去战祸。“七雄争霸”后期形成一秦与六国对峙的局势,以苏秦为代表的“合纵”派和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派应时而生,他们凭借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费尽心思游说各国。

记载那些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是汉代刘向以《隽永》为底本编定的。读这本书,真是如闻其语,如见其人。这本书除文辞之胜外,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

十、《史记》《汉书》第九

《史记》《汉书》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且都成了文学的古典。《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

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实称得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其中《汉书》八表和天文志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起于汉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记录范围更为广大,涉及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包罗万象。

虽然《史记》《汉书》的内容不同,但其博大精深和精彩绝伦却是相通的,并称为良史也绝不是偶然。

十一、诸子第十

春秋末年封建制度开始崩坏,诸子百家兴起,诸子之学形成,各“思以其道易天下”。

儒家。儒家创始者孔子,第一个开门授徒,主张“有教无类”;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他是“士”阶级的老祖宗,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儒家大师孟子和荀子,代表儒家两派。孟子说人性是善的,主张“仁政”“王政”;荀子说人性是恶的,注重功利、圣王的威权。

墨家。墨家创始者墨翟,出身微贱。墨家本是贱者,有团体组织的,是打仗和制造战争武器的专家,但墨家是有主义的,主张“非攻”“兼爱”“节用”“非乐”。墨家与儒家都是守旧的,儒家守上层社会的旧,墨家守下层社会的旧。道家。道家出于隐士,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对于世事,取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道家先锋杨朱,建立“为我”的学说,老子、庄子的学说也从此出发。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为,不治而治;庄学比老学更进一步,主张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平等。老庄两派,汉代总称为道家。

名家。名家出于讼师。名家首领郑国邓析的本事在对于法令能够咬文嚼字的取巧,“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后来,名家有梁相惠施和公孙龙两派,惠施派主张“合同异”,公孙派主张“离坚白”。

法家。儒、墨、道三家一个共同的态度,就是“托古立言”,不托古而变古的只有法家。法家出于“法术之士”,创一种新的政治方法帮助当时的君主整理国政,这就是法治。法术之士有重势、重术、重法三派,而韩非子集其大成,创立一家之言:势、术、法三者都是“帝王之具”,缺一不可。

阴阳家。阴阳家首领是齐人驺衍,他研究“阴阳消息”,创为“五德始终”说。战国末期,人们感受到了统一思想的需要,先有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想化零为整,集合众长,统一思想,但他的基调却是道家。再有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效仿吕不韦编撰《淮南子》,也以道家为思想基调,想要统一思想。最后成功的却是董仲舒,他向汉武帝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统于一尊。

十二、辞赋第十一

屈原是个忠臣、节士,人生经历可悲可叹可敬,虽然“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但两次遭陷害被放逐,走投无路,报国无门,不忍亲见亡国惨象,投汨罗江而死,以身殉国。

屈原两次被放逐期间,作了《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离骚》被誉为千古流传的杰构,淮南王刘安作《离骚传》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九章》的各篇差不多都是“上以讽谏,下以自慰”;引史事,用譬喻,也和《离骚》一样。屈原受庄学影响极大,《九歌》《天问》《远游》《招魂》中很多内容是出自神话,理想达到游仙的境界。《离骚》多用“兮”字足句,句逗以参差不齐为主,奠定了“骚体”体制,历代模拟者众多,诸如宋玉、景差和汉代东方朔、王褒、刘向、王逸,汉人称这种体制为“辞”。

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开了后来赋家的风气。贾谊将荀赋和屈辞两体合一,模拟屈原的体制,袭用荀卿的“赋”的名字。这种赋日渐发展,屈原诸作也被称为“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 , 即杂赋总集、屈原言情类、陆贾纵横家言、荀卿叙物明理。东汉以后,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二京赋》、左思又仿作《三都赋》,是陆贾、荀卿两派的混合,是散文的更进一步。唐代古文运动起来,宋代发挥光大,诗文不再重排偶而趋向散文化,如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十三、诗第十二

汉武帝立乐府,采集歌谣和乐谱。流传久了,声辞混杂起来。这种种乐歌,后来称为“乐府诗”。汉乐府以叙事为主,所叙的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也有历史、游仙、男女相思和离别的题材。

哀帝认为乐府诗是不正经的乐歌,就废了乐府,想恢复雅乐,但无人能懂,只好作罢;一般人仍爱好乐歌,东汉时普遍化,文人仿作渐多,其中也有仿作整齐的五言。直至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炼一路,试验五言体的变多了起来,最高成就当属《古诗十九首》。“十九首”像对朋友说家常话,不在字面上用功夫,而自然达意,委婉尽情,合于“温柔敦厚”的诗教,成了五言诗的标准。汉献帝建安年间的曹植、曹丕兄弟尤其努力在五言体上,诗中有“我”,独成大家。奠定五言诗基础的是魏代的阮籍,他全力作五言诗,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

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期间流行玄言诗,这种诗千篇一律,没有“我”。但在这种情况下,却孕育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个大诗人。陶渊明,从躬耕里领略到自然的恬美和人生道理,第一个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教人赏味田园,后来成了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谢灵运,他的自然的哲学和出世的哲学教他沉溺在山水的清幽里,他是第一个在诗里全力刻画山水的人,第一个用全力雕琢字句的人。陶渊明写意,谢灵运工笔。

齐武帝永明年间,“声律说”大盛,这时的诗,一面讲究用典,一面讲究声律,不免侧重技巧。梁简文帝时,又变专咏艳情,“宫体”诗出现,诗的境界更加狭窄。

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古体的五言诗也变了格调。这些都是划时代的。

宋代的诗初专学李商隐,只知典故对偶。王禹偁独学杜甫,开了新风气。欧阳修、梅尧臣发现韩愈,起始了宋诗的散文化。宋诗散文化,到苏轼而极。

十四、文第十三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除了卜辞之外,还有记言记事的辞、打官司的讼辞、列国外交的辞命、普通言语的辞命、“雅言”等。

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重说辞,最重辩,游士铺张局势,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

孔子开私人讲学的风气,有了私家的著作。第一部私家著作是《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所记,以记言为主。诸子书多是弟子及后学者所记。

“寓言”借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如《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日渐平民化,“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体。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

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记事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春秋左氏传》是一座里程碑,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史书,他创造了“纪传”的体制,其文字最大的贡献在于描写人物。

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骈文”或“骈体”即出于辞赋。

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用典故、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叫作“文”。

后来出现两种新文体,即佛典的翻译与群经的义疏。不过,当时没有人将这些当作“文”的。“文”只用来称“沉思翰藻”的作品。

北周的苏绰首先提倡复古,李谔等纷纷响应;唐初陈子昂提倡改革文体,和者尚少;而关于文体,开宗派的是韩愈。韩愈继往开来倡导“古文运动”,以变古为复古,柳宗元作文取法和韩愈大同小异。唐宋八大家,韩、柳外,宋代欧阳修为首,以下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曾巩、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别的三个也都是他提拔的。欧、苏以后,古文成了正宗。

唐代又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语录”,一是“传奇”,都是受佛家思想的影响。

到了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话本后来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

明代八股文盛行,用八股文取士,明、清两代的古文大家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八股文出身的。清代中叶,古文有桐城派,便是八股文的影响。后桐城派因为路太窄,渐有中衰之势。曾国藩出来,中兴了桐城派。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胡适之先生提倡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得以畅行。

05.《经典常谈》整本书阅读路线图

06.《经典常谈》课外常态化阅读计划

-END-

文章来源于木头马图书公众号,想看更多的文章请关注木头马图书公众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