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定调!所有退休人员注意,退休以档案年龄为准,来看看原因

退休笔记 2025-03-31 09:08:29

在2024年年底的时候,最高人民法院在慕容博案当中作出裁定,正式明确定调!档案记载的年龄与身份证的出生年龄冲突时,应当以最早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这也就意味着退休年龄的认定不再是简单的去看身份证上怎么写,而是要翻看自己的那份档案,以档案的最早记载年龄为准。

我们很多人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往往忽略档案的年龄,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不太好的,因为毕竟在将来办理退休的过程中,如果一旦出现档案和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情形。那么很有可能都会导致办理退休时问题的存在。对于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为什么会采取档案年龄呢?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1个原因,在过去档案曾经是唯一的身份凭证

档案建立的时间,相对于今天身份证建立的时间还是要来的更早一些,因为档案很早就已经通过有关单位统一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但实际上身份证初始是从1984年以后才全面普及,并且在早期登记身份证的过程中,常常也存在填错的问题,出现所以说身份证的出生日期,其实并不一定是非常准确的,往往采用档案的出生日期更加的准确。

第2个原因,防止有人修改年龄

如果认定身份证的年龄去办理退休,那么身份证年龄修改似乎会更加容易一些,但是档案的年龄修改相对来说就不算是特别的容易,因为它是通过有关档案管理部门来保存的,个人是很难拿在手里面的,它不像自己的身份证随时都拿在自己的手里,是能够有效起到投基修改年龄这样的一个问题存在,所以说通过档案来认定法定退休年龄,显得会更加的公平合理。

第3个原因,即使档案出错,也能够核对原始档案

因为个人人事档案,只是印证自己曾经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如果档案确实出错了,那么可以到原单位,甚至到户籍地的档案管理部门,查询自己档案的相关材料,看看这些材料的记载是否完全真实有效,如果确实,你对于这个档案年龄的记载有问题,那么也能够申请申诉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笔迹鉴定等各方面,也就是说档案的保存方面有完善的管理闭环机制,最大程度上,能够确保我们个人的切身利益不受到任何的影响和损害。

综上所述

我们普通人群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实际上最终还是要遵循档案年龄为准,而且最高法院也通过相关的案例明确定调了!要以最早所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这也就是说个人的档案,我们千万是不能够忽略的,毕竟档案年龄才是自己真实的法定退休年龄,今后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要完全参照档案,只不过有部分人群他可能无法提供档案,比如说灵活就业者,而对于这些人群来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缴费年限来确定法定退休年龄了。

感谢阅读,我是退休笔记,每天都会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不妨可以加我的关注,因为这样的话,就能够方便大家尽快的找到我,谢谢大家。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