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当我们不敢动手?中方将退出英国千亿项目,英媒哭诉:不讲诚信

恨之说历史 2023-05-16 01:06:04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华觉史界

编辑|华觉史界

“中方怎么能说走就走,我们该怎么办?”

近日关注海外新闻或是英国媒体的网友就会惊奇的发现,英方媒体一片哀嚎,许多媒体歪曲事实,大肆宣扬中方背信弃义,投资千亿的项目说撤就撤,置英方民众利益于不顾等等,事实真的如此么?

01

英国也有烦恼

英国作为世界上早期的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基础和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数一数二,并且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很多人印象里英国应该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是最近几年英国却遇到了一点小“尴尬”。

英国虽然经济科技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国土面积较小,所以对于一些自然矿产或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比如说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资源等等。

所以长期以来英国的发展都依赖于其他国家的能源进口,如果世界局势出现一些波动或是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这对于英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就会带来巨大压力。

其实这种情况对于欧洲大部分国家来说都是如此,大家都会想尽办法与能源大国搞好关系,从而保持国内资源和能源的供给平衡。

而俄罗斯作为横跨亚欧大陆的世界第一大国,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储备,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一直都是从俄罗斯来进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多种资源,两者长久以来也是保持互惠互利的关系。

但是这种平衡关系随着俄乌冲突的加剧而被打破,欧洲国家与俄罗斯开始了相互之间全方位的贸易制裁,双边的外贸戛然而止。

虽然这对俄罗斯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同时也加剧了英国和欧洲国家能源资源的短缺。尤其是“北溪”管道被炸后,英国和欧洲国家可谓有苦说不出,整个冬天几乎都在寒冷中度过。

实际上近几年以来能源资源的短缺让英国的电力供应成为问题,英国停电断电都是家常便饭,即使如此电费还在不断上涨。

英国民众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来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停电,这样的日子快让整个英国人民抓狂。

就这样民众天天不断抗议游行,因为在现代社会里如果没有电,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就无法进行。但是电力资源并不像石油天然那样,用钱就能随时购买,所以如何发电成为英国现在最大烦恼,英国首相也是为此天天头皮发麻。

02

向我国求助

可能对于国内的民众来说,很少体验到长期缺电的痛苦,因为咱们国家地大物博,不仅有充足的煤炭资源进行火力发电,还有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葛洲坝等水力发电。

再加上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日益成熟的核电站技术,我国民众在享受低电费的同时,也很少担心停电问题,除非一些施工等特殊情况下,也是局部地区的短暂行为。

所以英国就将目光投向了我国,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底如何实现电力资源的稳定供应。经过不断的深入考察,英国发现了我国电力资源的另一个优势。

可能全世界的人都认为我国是因为煤炭资源或是水力资源丰富,所以才不缺电。

但是要知道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往往都在最东半侧或是最南侧的沿海城市。而火力发电不符合这些地方的生态要求,三峡水电站距离遥远,供给的电能十分有限,那么为何这些地方依然具有充沛的电力资源?

原来是这些地方拥有核电站,一座座核电站为沿海地区的发展源源不断的输送电力。

这就得益于我国强大的基建能力,毕竟被世界誉为“基建狂魔”,我国的核电站不仅质量靠谱,能够长期稳定的产生大量电能,并且工程的整体报价不高,可谓是性价比最高的核电站。

再加上核电站占地有限,安全运转下产生的污染较小,比火电站产能更高还更加环保,并且英国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建造水电站,因此核电站发电非常适合英国国情。

在英国相继对日本、法国等其他一些核电站大国进行考察后,通过对核电站各项指标的整体评估后,英国最终还是选择引进我国核电站。

核电站的建设不是一项小工程,投资数额大、项目周期长,此次英国和我国合作建设的核电站项目总投资超过1700亿,一旦项目完成,就能够有效解决英国的用电难问题。

但是为了促进同英国的友好发展,即使面对这么大的投资项目,中方前期不计成本的自行投资近60亿英镑,按照1比10的汇率换算,这就是600亿元人民币。

那么为何我国投入这么多钱后,说撤就撤?

03

英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实际上这次我国的退出,完全是英国咎由自取,英国本以为中方不舍得退出,才对我国咄咄逼人,没想到我国竟然壮士断腕,转身就走。

这些英国媒体开始慌乱起来,因为我国走了就没有人再来接盘,核电站一天建不起来,用电难的问题就会多困扰英民众一天,英国才发现这下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英媒体气急败坏,开始哭诉中方不考虑英国民众的感受而随意推出,实际上我国才是核电站项目的最大受害者,而英国没出什么力还把自己一步步作死,是真的咎由自取。

早在这次与英国核电站项目的合作之初,我国可谓是诚意满满,前期中广核已经投资600亿元,为的就是能够早日为英国发电。

然而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发展,英国竟然背信弃义,对中方的建设指手画脚,完全违背项目规划和合同约定,对于中方的需求也是各种推诿。

就这样拖拖拉拉,3年过去了一个核电站还未建成,中方看到英国的无赖行径后,及时止损。哪怕已经投进去这么多钱,还是果断退出,不然可能还要损失更多。

英国原以为我国不舍得抛弃这个大项目,所以在工程开始后开始耍起了小聪明,不想加钱又到处提要求,自信的认为吃定了我国。

但是我国这次绝对不会再惯着英国,更不会在被任何国家拿捏,短期来看中方的前期投资都打了水漂,但是经过这一折腾,英国会被我国彻底拉到黑名单。

我国仅仅是损失了一个项目,一些投资,而英国的电力短缺将会为英国带来更大的损失,发展到严重地背后,也许就不是几个核电站的问题了。

三年了一个核电站还未建成,再加上如今俄乌冲突的影响,英国的断电停电反而更加频繁。

而这次随着中方的退出,核电站项目彻底烂尾,直接点燃了英国民众的怒火,连用电都无法保证,民众还如何生活?

英国民众开始不断上街游行向政府施加压力,眼看局面即将失控,为了转移社会舆论压力,平息民愤,英国媒体开始厚颜无耻的抹黑我国,妄图将英国缺电的责任都甩给我国。

我国的退出完全是英方单方面的毁约行为,而英国还是丝毫不知悔改,还煽动媒体来陷害中方,颠倒事实黑白,

这样不仅不利于缓解双方关系,还会让英国的核电站项目彻底搁浅,世界也通过这场闹剧看清了英国政府的丑恶嘴脸。

04

吃一堑,长一智

这次与英国核电站项目合作的失败,也让中方吃一堑长一智,虽然中方及时退出,但是还是承受了一定的损失,在未来的国际合作中,中方要更加谨慎,来避免更多的损失。

如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一些西方国家对中方的崛起不怀好意,中方迅速发展让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开始感到恐慌,于是对中方的经济贸易科技等领域开始采取全方位的限制和封锁。

甚至还想通过媒体舆论方面对中方进行各种造谣和抹黑,但是这些卑劣手段是无法阻挡中方前进的步伐。

反而是这些阻挠让中方更早的丢弃幻想,及时的进行产业转型,开始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之路。

同时,中方还需要调整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在和一些国家进行重大项目合作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尤其是要避免一些国家空手套白狼的情况发生。

对于一些明明有钱的发达国家,却还不愿意先行出钱垫资的项目,后期需要进行更加谨慎的考量。

就比如这次英国核电站,中方的投资并不是为了赚取多少的经济利益,而是希望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两国的外交发展,所以核电站的报价几乎就是成本价。

但是即使这样还出力不讨好,英方不仅没有感激反而还觉得中方好说话,所以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连最基本的合约精神都不尊重,不断对核电站项目提出过分要求。

而自己对于中方的基本要求却置之不理,这样最后不仅造成了中方的经济损失,更是加剧了英方电力供应危机。

但是中方这次的果断退出,大大提升了国民士气,即使亏钱也出了一口气。这不仅让英方自食恶果,也为后期打算与中方进行合作的国家给予警醒。

相信英方此刻一定后悔不已,因为这不仅是核电站项目的损失,后期英方与中方的各个合作都会受到影响,这就是得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必须承担的后果。

在新形势下中方的外交策略也一改往常韬光养晦的舆论风格,开始在国际舞台适时亮剑,既敢于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更通过行动向世界证明中方的决心。

在苏丹危机中,中方立刻派出军舰护送国民回家;在印度与中方叫嚣边境问题后,中方直接排除军舰开往印度海域附近;对于台湾更是开展常态化的军事演习和巡航。

也许在以往的对外合作中,中方为了搞好双边关系而略微吃亏,不会过于计较经济得失,但是这不意味着一些国家就可以为所欲为,中方也绝对不会再助长这些国家的嚣张气焰。

结语

底气源自于实力,中方敢于果断从英方退出核电站项目,这不是一气之下的盲目冲动,而是背后国家实力的有力支持。

尊重永远是相互的,更是建立在双方的实力基础之上。如今的中英实力对比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英方如果还是保持这么盲目自大的态度,甚至还对中方采取制裁,只能是贻笑大方。

1 阅读:385

恨之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