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随着境内第一只ETF——华夏上证50ETF的成立,ETF在中国扬帆起航。
20年后,境内指数化投资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数量达997只,总规模达3.5万亿元,规模相比2019年初激增约3万亿元,远超同期公募基金规模的整体增速。全球ETF市场正在迎来“中国速度”。(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09.30)
指数基金适合作为资产配置的工具吗?如何挑选合适的ETF?进行指数投资时,如何调仓效果会比较好?
在ETF20周年之际,华夏基金《指数投资者洞察报告》重磅发布!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对指数基金的投资偏好及行为特征,进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投资参考,提升其投资体验。
精彩内容速览来啦
指数基金投资者画像
01
26~40岁,家庭年收入在15~80万区间,大多拥有3~10年的投资经验
调研结果显示,指数基金的投资者群体主要集中在26~40岁的年龄段,占总调查人数的60%以上。在教育背景方面,超过半数的投资者(55.2%)拥有本科学历。
同时,指数基金投资者的家庭年收入多集中在15~80万元之间,这一收入水平的投资者占比超70%。不同家庭年收入的投资者普遍倾向投资指数基金。家庭年收入规模越高,投资者对指数基金的投资依赖性越强。
投资经验方面,近6成的投资者表示他们拥有3~10年的投资经验。拥有3年及以上投资经验的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指数基金,人群占比高于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投资者倾向将半数以上资产投资于指数基金。
02
透明度高是投资者参与指数基金投资的主要动因
在指数基金吸引投资者的动因中,透明度高是投资者参与指数基金投资的主要动因;此外,投资经验浅(3年以下)和经验丰富(3年以上)的投资者参与指数基金投资的次要动因存在差异:前者认为指数基金适用于多种配置策略,令投资更省心;而后者则希望借助指数基金把握更多细分投资机会。
03
选择场内渠道的投资者看中ETF的投资效率及流动性;
选择场外渠道的投资者则认为场外指数基金有利于长期持有
个人投资者选择场内渠道的原因主要是认为ETF投资效率高且流动性好,这两项因素的支持率均超50%。同时,机构投资者强调,高流动性和低交易成本是他们投资ETF的主要原因。
此外,有利于长期持有是个人投资者选择场外渠道的主要因素。
ETF投资行为“大起底”
01
宽基ETF最受青睐
新能源及科技成为窄基热门方向
目前,股票型ETF以近2.8万亿的规模,在各类ETF中占据领先地位。
调研数据显示,宽基ETF目前是股票型ETF投资者的主要持仓选择,约40%的受访投资者将其作为主要投资对象。对于偏好窄基ETF(行业及主题型ETF)的投资者,新能源和科技等热门方向的指数基金成为他们的主要持有对象。
02
个人投资者重点关注ETF对应指数的成长性和基金公司综合实力
个人投资者在选择ETF时会重点关注对应指数的情况,如指数的成长性、过往表现以及估值,特别是指数的成长性,这一点的考量比例高达36.1%。此外,他们也会考量ETF产品情况,如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以及ETF的流动性和交易费率/成本。
03
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指数成份股是否匹配投资目标以及ETF的流动性、规模及费率等因素
来自公募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调研数据及访谈资料显示,他们在选择指数时,会重点看指数的成份股是否匹配他们的投资方向以及是否有相应的对冲工具,而在挑选具体的指数基金时,则会重点关注基金的流动性、规模以及基金费率。
不同类型的机构侧重点也不一样: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公募基金更侧重ETF是否符合看好的投资方向;交易型私募基金则更聚焦在成交量、波动率等交易层面。
04
场内投资者参与指数基金的方式
主要为波段操作和轮动投资
目前,场内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的方式主要是波段操作和轮动投资,占比分别为25%和22.3%。
波段操作
根据市场走势,投资者结合估值等指标灵活买卖,以期在价格高点卖出、低点买入。
轮动投资
投资者根据市场不同板块或资产的表现,调整投资方向,以期捕捉不同市场阶段的投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之下,场内投资者倾向分批买入;场外投资者则倾向一次性买入,长期持有。
05
面对不同的股票型ETF
场内投资者投资方式呈现出多样性
对于宽基ETF,场内投资者相对倾向于一次性买入并长期持有;
对于行业型ETF,则更偏好使用波段操作;
而在主题型ETF上,他们更倾向于分批买入;
对于Smart Beta策略ETF,投资者表现出多种投资偏好,但采用网格交易策略的意愿最强烈。
06
绝大多数ETF投资者再投资意愿强
且倾向在指数估值回归合理区间时复购
调研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投资者(96.3%)在投资ETF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再投资意愿。其中,近60%的投资者倾向在指数估值回归到合理区间时进行复购,只有相对较少的投资者会选择踏空后追高买入。
07
8成以上投资者持有时长在1年以内
场内投资者更倾向持有1~3个月
调研数据显示,8成以上投资者持有指数基金的时长在1年以内,其中,场内投资者的持有期通常较短,更倾向于持有1~3个月;而场外投资者持有1年以上的比例相对较高。
08
大部分场内投资者
能够容忍30%以下的亏损
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场内投资者能够容忍30%以下的亏损,半数以上投资者表示能够容忍10%~30%的亏损。
此外,36%的投资者在遭遇亏损时倾向先观望,再择机补仓或者止损。相比之下,仅有不到5%的投资者在亏损时躺平不动。
20年,境内ETF有哪些新变化?
01
境内各类ETF品种蓬勃发展
个人投资者参与度大幅提升
境内ETF诞生20周年之际,在资本市场政策推动下,境内ETF市场处于发展机遇期:一方面,指数体系进一步完善,指数产品供给增加;另一方面,基金行业紧密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丰富ETF产品布局,优化ETF投资生态,为指数化投资营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具体来看,当前ETF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1、ETF整体规模快速增长,从2014年末的2,500多亿激增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3.5万亿元;
2、个人投资者加速入市,个人份额持有占比从2014年末的不足20%上升到2023年末的44.3%;3、行业主题型ETF快速发展,基金公司围绕国内经济转型、科技创新、央企估值回归、绿色环保等概念,推出各种类型的行业主题ETF,满足不同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4、债券ETF品种持续丰富,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低风险、收益稳健的ETF产品,另外,债券ETF配套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便于各类投资者参与;5、ETF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拓展,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加深与海外基金市场合作。
02
全球ETF市场或迎来“中国速度”
过去20年,全球ETF行业以22.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实现了显著扩张,产品数量连续增长。
2008年金融危机后,行业发展尤为迅猛,至2023年底全球ETF规模首次超过11万亿美元。当前,境内ETF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望为全球ETF规模增长贡献“中国速度”。
指数基金资产配置指南
01
用指数基金进行资产配置
盈利表现更佳
从近一年盈利表现来看,投资者无论是单独投资指数基金还是单独进行资产配置都获得了不错的盈利体验——平均收益率均高于总体水平。用指数基金进行资产配置的投资者盈利表现更佳,平均收益率达到6.3%。
02
核心+卫星策略是投资者用指数基金
进行资产配置时主要采用的策略
当前,用指数基金进行资产配置的投资者中,超过4成的人采用核心+卫星策略,这一策略在过去一年中为他们带来了较好的盈利体验——近90%的投资者在过去一年里实现盈利,且平均收益率达到9.6%。
特别指出,那些在过去一年中实施股债再平衡策略的投资者,其平均收益率表现最为突出。
核心+卫星策略
将大部分资金投入稳健的资产(核心),同时用小部分资金追求更高收益机会(卫星)。
股债再平衡策略
定期检查并调整投资组合,保持股票和债券的固定比例。
03
再平衡策略
对实现长期业绩至关重要
驱使投资者进行调仓的因素主要为定期的资产再平衡,其次是对市场走势的响应、特定事件的影响以及风险回报比的变化。
过去一年的盈利数据表明,根据风险回报特征的变化和遵循定期再平衡策略进行调仓的投资者,普遍获得了较为积极的盈利体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访谈中,机构投资者强调,再平衡策略对于实现长期稳健业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定期再平衡
一种投资策略,它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如每季度、半年或每年)进行资产配置的调整,以确保投资组合的资产比例与目标配置保持一致。这种策略旨在通过定期调整投资组合中的资产比例,以优化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
任重道远:投资者有何期待?
01
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和
定期市场分析的服务需求更强烈
调研结果揭示,个人投资者中高达87.5%表示有意愿在未来投资指数基金。
其中,愿意在未来投资指数基金的场内投资者对投资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特别是对个性化资产配置策略和定期市场分析表现出更强烈的需求。
02
机构投资者期待加强宣传、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工具、丰富ETF产品链;
个人投资者希望推出更多跨境ETF
在访谈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对ETF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及期待:
1、加强ETF的市场宣传和投资者教育,以提升对ETF特别是行业主题ETF的认知度,解决名称相似但底层资产差异导致的困惑。
2、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工具,在目前已有的ETF期权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的ETF期权品种,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
3、大力推动产品创新,丰富ETF产品链,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工具,进一步发挥ETF在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重要作用。
此外,与机构投资者的期待略有差异的是,个人投资者希望未来推出更多跨境ETF,特别是港、美股行业ETF,以拓宽全球资产配置的工具,分享全球市场的增长红利。
近年来,华夏基金指数业务快速发展,ETF管理数量和规模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华夏基金旗下ETF数量达到91只,管理规模超过6700亿元,均排名行业第一。此外,华夏基不断创新,推出一系列行业首创产品。
备注:本文观点节选自《指数基金投资者洞察报告》。
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和结论是根据投资者调研及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分析得出。由于市场调研数据一定程度上受样本的局限和市场周期的影响,因此报告得出的数据信息和相关结论仅供参考,本报告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做任何保证,也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需自主决策、自行承担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指数和基金的历史回溯数据不代表未来的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在投资基金产品时,投资者须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并详细阅读产品的法律文件,基金的具体风险请查阅“风险揭示”章节的相关内容。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①结论1数据来自华夏基金,仅包含与华夏基金有定投交易接口的销售渠道的用户所定投华夏基金产品的数据,非华夏基金全部用户数据,2007.1.1—2021.12.31。
结论2-6及9部分数据来自华夏基金,仅包含在华夏基金有定投协议记录的用户数据,非华夏基金全部用户数据,该部分着重分析观察用户在定投中的详细行为,包括起止节点、定投时长等,以求样本精确,共5.7万个定投协议数据。与结论①的数据范围有所不同。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相关数据由过往真实用户数据研究得出,仅以投资者教育目的,为说明投资理念使用,不作为任何收益承诺及保证。
②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的估值和点位数据来自wind,2016.1.1—2021.12.31。
③结论7-9提及受访者数据来自华夏基金在2022年4月底至5月初进行的线上问卷调研,收集有效问卷7145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相关数据由过往真实调研数据研究得出,仅以投资者教育目的,为说明投资理念使用,不作为任何收益承诺及保证。
风险提示:1.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2.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3.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4.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