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秦基伟找谢富治“走后门”,一次请战奠定了日后的上将身份

历史详说官 2024-11-26 09:21:53

1950年,时任解放军15军军长的秦基伟被分配到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对于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秦基伟非常珍惜。但在学习期间,他也和同学们闹过一次小小的风波。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的经济情况并不好,但苏联的教官们却坚持按照苏联的习惯,给这些学员们每天发牛奶、面包、牛肉。他们说:“你们都是高级将领,营养差了不行。”

秦基伟等同志对这种情况非常不满,就找到了老首长刘伯承反映,说:“现在国内好多地方都吃不饱,学校却天天让我们喝牛奶,吃牛肉,这样的伙食,实在好得让人咽不下去。”

刘伯承听后觉得大家说得有道理,下令把伙食标准给降低了,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

在军事学院学习期间,秦基伟时刻关注着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形势,当时彭老总已经指挥第一批志愿军投入了战斗,连续发起了四次战役,给敌人带来了沉痛的打击。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这时候,彭老总要求国内的第二批志愿军迅速入朝,加入战斗。

新中国成立前,秦基伟奉命率领15军在西南地区执行剿匪任务,眼下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马上就要无仗可打了。他和大家一样,都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将军,几十年来紧绷着一根战争弦,现在这根弦突然松下来了,他反而感到很落寞。

现在,听到中央决定组建志愿军第3兵团、19兵团入朝作战,秦基伟怎么也坐不住了,想着怎么也要上去和美国人较量一番。更令秦基伟感到烦恼的是,他听小道消息说,当时西南局已经决定,让他担任西南公安军司令员,指挥包括15军在内的5个满编师。

从指挥3个师,到指挥5个师,从一个军长到西南公安军司令员,这显然是晋升了,但秦基伟却一点都高兴。他说:“要是安居乐业,这当然是一个美差。但志愿军眼下打得不可开交,我作为一个戎马半生的军人,岂可等闲视之,安享太平。”

秦基伟想着,自己就算不为自己争取一下,也应该为15军争取一下,让这支部队不改成公安军。秦基伟还没有行动,他麾下的3个师长就打来了电话,都说他们都想主动请缨,入朝作战。秦基伟请战的意愿更加强烈了。

这年10月29日,西南局在重庆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抽调部队入朝作战的问题。在会上,秦基伟慷慨陈词,说了两条15军应该参战的理由:

第一,15军全体指战员军心旺盛,士气很高,求战的决心很强。自从来到西南后,15军一直在负责剿匪任务,全军上下都绷着一根战斗的弦。

第二,15军没有和其它部队一样,担负建设地方政权和地方武装任务,现在还保持着野战军的结构,说走就能走,说打就能打,没有羁绊。

但是,秦基伟一番发言后,大家的反应却很冷淡,因为15军改编公安军的计划在之前就定下了,不好随意改动。

会议结束后,秦基伟还是不肯放弃,他连忙找到了3兵团政委谢富治,除了继续慷慨表态,还说了很多求老首长的好话,软磨硬泡,请他务必帮忙。

在第二天的讨论会上,谢富治果然出面给秦基伟和15军说话了,他说:“我觉得老秦的意见很有道理嘛!15军眼下没有地方任务,可以考虑让他们入朝。”

谢富治当时在二野还是很有威望的,他一说好话,会场上的僵局就打破了,最后小平同志拍板决定:“好,就让15军区。”

这件事在秦基伟晚年的回忆录中有明确记载,这说明,尽管谢富治在后来犯了一些错误,但至少在这件事上,秦基伟还是对这些老上级非常感谢的。

在等待了一个月后,1950年11月底,秦基伟接到了军委的通知,让他们准备北上。1951年2月,经过2个月的长途运输,15军来到了河北邢台,随后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

众所周知,秦基伟将军和15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表现是非常亮眼的,尤其是上甘岭战役,打出了二野和15军的风采,击退了美军的攻势,迫使敌人停止了任何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真可谓一战成名。

1953年,秦基伟回国后,被任命为云南军区副司令员,主管云南军区的工作。当时云南军区的司令员兼政委是谢富治,但他的主要精力在地方上。1955年,秦基伟被任命为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并在同年获得开国中将军衔。应该说,这个中将军衔,是秦基伟凭借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突出表现挣来的。如果留在云南担任公安军司令员,他大概率是开国少将。

后来,秦基伟又历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政委、司令员、国防部长等重要职务。1988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