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技工有多重要?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生产线,仍需要人工拧螺丝

香寒谈国际 2023-01-06 00:13:11

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进厂打螺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打螺丝逐渐代替了扫大街,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法宝”,好像只有那些学习不好,没什么本事的人才会去打螺丝。但其实在一些行业中,打螺丝可是实打实的技术活,甚至只有部分高级技工才有打螺丝的技术。

航空工业是绝对的高尖端产业,在很多人的想象中这些产业早就已经换成了全自动无尘生产线,但真实情况却是,在中国航发的生产线上仍旧需要大量“打螺丝”的工人,技术工人仍旧是整个产线的核心。

高级技工的作用巨大,但近些年来我国的技术工人却越来越少了,一个毕业后的大学生宁愿选择去送外卖,也不会在基础产线上待几年做一个技术的工人,这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如果失去了大量的高级技工,航空发动机这样的高尖端产业能够继续发展吗?

航空发动机仍需要工人来拧螺丝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然而多年来我国在航发技术方面一直都有所欠缺,所以很多战机安装的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发动机,例如俄式发动机。进口发动机虽然好用,但终究不是自己的技术,出点毛病啥的也还需要人帮着处理,过程非常的繁琐。最重要的一点是,凡是能用钱买到的肯定就不是最先进的,这一点也一直限制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拥有我们自己的“中国发动机”迫在眉睫。

我国自主制造的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也是国外的LEAP-1C发动机,这是由美国通用公司旗下的合资公司研制的。我国最先五代战机歼-20早期使用的是俄罗斯的AL-31发动机,后来使用了一些改进型发动机,而近期歼-20已经换上了性能更好的国产发动机。我们的目标是将来有一天无论是军用战机还是民用飞机,使用的都是最先进的国产航天发动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量的优秀技工必不可少。

中国航发集团是在2016年正式挂牌成立的企业,主要做的就是军民用飞行器动力装置的研发设计以及制造生产,说白了就是拼尽全力生产属于我们自己的航空发动机。在中国航发的生产线上,就能看到一个个工人在手动“拧螺丝”,难道这么高级的生产线还是无法实现全自动吗?其实越是高级复杂的产线,就越离不开技工的参与。

人工智能发展的越来越成熟,早在很久之前就有人称机器人早晚会取代人力,挤兑掉大量的人工岗位。但时至今日在一些高端制造业中人工仍旧是主力,最多不过是人直接干活变成了机器辅助人干活。让人胜过机器一筹的根本原因就是技术,那些日积月累下来的经验和技术并不是机器人程序能够代替的。

在航发的生产线上,每一个零部件都非常的精密,就连螺丝也不是想拧就拧,为了达到标准,就必须由人工来进行把关,这时候需要的就是大量的高级技工。生产线上的生活枯燥,但技工们会苦中寻乐,他们将拧螺丝当成爱好,当成事业,甚至自己发明了专门的工具,还因此获得了专利。可以说好的技工能够极大促进产业发展,对企业来说一个老师傅就是一个宝贝疙瘩,需要花费大力气才能培养出来。

在航发中一些工人从早期的涡喷-6开始就接触各种国内外发动机,到现在参与我国国产发动机的自研,已经累计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技术,各种复杂的零部件在他们手里就像是听话的小宠物,闭着眼睛都能组装起来。一个标准的发动机上有数万个零部件,要拧的螺丝多如牛毛,虽然可以通过统一标准的机器进行安装,但在实际运用当中却出现了各种问题,在高端领域就算是“拧螺丝”对人工智能来说也太复杂了, 因此几乎所有的航发企业,发动机的组装过程都需要由人工完成。

技工需要得到重视

无论在什么时代,技术工人的作用都是不可代替的,现在是这样,就算人工智能发展的再厉害也是一样,但是近年来不难发现,我国的技工缺口已经越来越大了。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我国各产业的技工缺口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200万,并且技工后备军已经严重不足。

面对技工缺口不同地区给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但真正行之有效的却少之又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高级技工培养成本高。技术工人不同于其他劳动者,没法毕业就上岗,必须在基层做一段时间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技工。但对于企业来说,最好是招聘一个上手就能干的老师傅,而不愿意重新培养新人,这就导致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企业还存在着严重的用工荒,但很难招到有能力的技工。

高级技工待遇有待提高。技术工人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都是在车间里实打实摸索出来,花钱也买不到的东西。技工的工作环境一般都比较脏乱,因此需要更加全面的保护。

技工工作量大,晋升空间有限等问题,都是让年轻人远离这一行业的原因。技工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钳工,电焊工,车工等技术行业不受重视,自然让人避而远之。

0 阅读:233

香寒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