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则“史文清被查”的消息传遍赣州大街小巷。
一时之间,赣州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不顾禁令走到广场,燃放烟花炮竹以示庆祝。
在还是市委书记的时候,史文清离任前就曾被百姓“千里相送”,那副官民之间其乐融融的感人画面,甚至还曾登上过《南方都市报》,一度成为全国人民津津乐道的美谈。
然而不到十年的时间,原本两袖清风的高官却被停职调查,而原本应该对其十分爱戴的百姓们,却在得知这则消息后不顾禁令也要放鞭炮庆祝。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十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让原本应该鱼水情深的官民反目成仇?
原来,那千里送别的场面,不过是史文清的自导自演罢了。
01 不甘留在基层与其他草根官员相比,史文清是幸运的。
他出生在辽宁法库,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族族民。尽管父母都是普通人,但他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因此,从小史文清就没吃过什么苦。
他头脑灵活,在学习上十分有天赋,在上学时期,每一次考试他都遥遥领先。
史文清的父母对此也很欣慰。
在他们眼里,自家儿子从小就成绩优秀,头脑也十分聪明,长大了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原本,史文清也是这样认为的。
只可惜,学习再好,头脑再聪明,不能参加高考也一样没有用。因为当时的考试制度,高中毕业之后史文清没有上大学,进入了吉林省的一个综合加工厂内,成为了一名最普通的工人。
本想着通过高考一飞冲天,考上大学之后出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出人头地,过上有钱人的生活。
如今却成为了一个小加工厂的底层工人,人微言轻,连名字都不会被人记住。如果一直呆在这里,那他一辈子也没办法实现他的愿望。
他不甘心,于是,便开始琢磨向上爬的法子。
最开始的时候他很安分,没有人脉没有背景,那么在这个小地方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的本职工作做好。并且,还要做到最好。
只是在做工作的同时,他也没忘记在领导面前多多“表现”。他的业务能力不错,表现出来的性格也是十分认真踏实,因此,他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没过多久,他就先后成为了会计和人事干事。
虽然官职上面只发生了很小的变动,离他想要过的生活还差很远,但他心底却依然很高兴。
不过高兴归高兴,他却并没有踌躇满志,也没有因此就停下自己的脚步。
在这样勤勤恳恳的刻苦努力之下,没过多久,他就入了党。之后,他又成为了乌兰花公社的党委副书记。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史文清正式走上了仕途。
02 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官职上,史文清一直是稳步上升。但与此同时,他也没忘记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因为史文清自身能力不错,又十分能说会道,总能跟同事们打好关系,也能轻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因此在有机会时,领导们也不忘提点他一下。
正因如此,史文清才得以进入党校进修学习,弥补自己学历不足的硬伤,也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
之后,史文清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先后考取了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的经济学硕士学位,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一次又一次为自己镀金,在让自己的学历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也让自己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为了升官进爵时刻做好了准备。
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史文清哪边也没有忽略,哪边也没有落下。于是在学历越来越高的同时,他的职位也越来越高。
慢慢地,史文清从一个小公社的党委副书记,变成了哈尔滨市的二把手。再之后,他又被调任江西,成为了江西省的副省长。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当时的江西省省委书记苏荣,一个彻底改变他一生的男人。
能够做到江西省二把手的位置,史文清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所付出的努力可见一斑。
但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想要在官场中步步升高,依然是难如登天。因此,升职的这些年来,史文清也没少在暗处发展自己的“人脉”。
他深知“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在往上爬的过程中,没少结识各方各面的领导。
当然,并不是每一位领导都吃拍马屁的那一套的,送礼讨好也不是放在谁的身上都适用。这个时候的史文清,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症下药,将每一位领导的性格和喜恶都拿捏得死死的。
靠着这个“绝活”,史文清才能官运亨通,平步青云,最终坐上江西省副省长的位置。
而苏荣,可以说是他的顶头上司。
于是史文清故技重施,将他的“绝活”用在了苏荣身上。正巧苏荣也不是什么绝对正派的清官,于是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成为了官场上的“好兄弟”。
就这样,史文清找到了自己的“大树”,苏荣找到了自己的“心腹”,两人官官勾结,很快狼狈为奸,一同走上了贪污腐败的道路。
为了苏荣能够多多关照自己,史文清几乎唯苏荣的命令是从,只要是苏荣的要求,史文清都会尽量去满足。
尽管有时候会对苏荣的命令产生一些不满,但史文清却十分聪明地不会表露出一丝一毫,就这样,靠着自己的“演技”,史文清在苏荣这里捞到了不少好处。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苏荣的帮助下,史文清一跃坐上了赣州市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从此,成为了赣州市的一把手。
03 爱演戏的“赣南王”刚一上任,史文清就决定“大展拳脚”,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但尽管他是经济学博士,在涉及到百姓的事情时,也仍然只会搞形象工程。
他大肆扩建交通要道“文清路”,劳民伤财,给百姓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面对百姓的怨声载道,他却仍不知悔改地想,这些人总会理解他的。
正是这个工程,造成了政府的严重亏空,直到后来,他还将这件事当做自己的政绩。
除此之外,他也没少帮着苏荣“干坏事”。
为了讨好苏荣,史文清多次想要用远远低于市场的价格买下一座金属矿,尽管其主人邝光华不愿意,史文清还是对其威逼利诱,甚至将其送上了法庭。
结果邝光华也不是个软弱好欺的角色,站在法庭上,他公然将苏荣和史文清举报了出来。
当时史文清做事比较小心谨慎,并没有被调查出什么。但他的顶头上司苏荣却遭了殃,贪污受贿的违法事实被调查了个底朝天,一朝落马,从此锒铛入狱。
而史文清,却仍然稳稳坐在他赣州市一把手的位置上,没有分毫动摇。
对于他而言,不过是倒了个靠山而已,无所谓。他现在位高权重,且在官场也已经发展出了自己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不需要苏荣,他的官职也能再升一级。
于是,当苏荣在监狱里劳动改造的时候,他曾经最得力的手下,最器重的心腹,却仍然坐在高台之上,甚至越来越高。
他不仅干涉城市内各种建设和工程,甚至主动向当地的各个商人索要贿赂,并且一开口就是巨额天价。如果那些商人实在是没有那么多钱,那他就会假惺惺地将数额降一点。
史文清位高权重,几乎握着整个市大大小小的各方面权力,要是得罪了他,别说好好做生意了,就连能不能好好活着都是个问题。无奈,那些商人只好咬落牙齿和血吞,吃下这个哑巴亏。
更何况,他还有秘密武器“千里耳”。
为了防止属下背叛自己,史文清甚至花了4000万专门买了监听设备,随之监听着属下的一举一动。
有了这些设备,他的属下们整日胆战心惊,别说背叛他了,甚至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了。
就是这样一个蛮横无理,冷漠自私,甚至几乎有些变态的人,在离任时竟然还会有百姓“千里相送”?
当然,这一切依然是史文清搞出来的“形象工程”。
他对下属们下过命令,在离任时强迫百姓们来送别,于是,就有了那一幕官民之间鱼水情深,依依不舍的惜别画面。
可只有很少人知道这是假的,不知情的人只会感慨道:“文清书记真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啊!”
实在是惺惺作态,令人作呕。
然而史文清却靠着这些形象工程,成为了江西省人大常委副主任,甚至之后还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
实在是讽刺。
但法网恢恢,尽管隐藏得再天衣无缝,史文清在私底下犯下过的罪恶还是一一暴露在了大家的眼前。
原来,那位爱民如子,两袖清风的好官史文清,全部都是装出来的。
露出了真面目的“赣南王”,最终也难逃法律的制裁,被法庭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结语对于政府官员来说,搞再多的形象工程都不如为百姓实实在在做一件事,演再好的戏也比不过百姓真心的爱戴。
只可惜,史文清却没能参透这一点。当然也有可能他已经参透了,只是不愿意付诸行动而已。
也许在他眼里,这些,都不如他腰包里越来越多的钞票来得实在。
于是他贪污腐败,受贿索贿,为了敛财大肆损害国家的利益。他理念丢失,信念崩塌,忽视了肩膀上的责任和担当,一心只顾着自己。
因此,被法庭判处死缓,也是其罪有应得的下场罢了。
对此,你怎么看?
抓的好,把赣州搞得乌烟瘴气的
要斩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