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安执导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扬·马特尔同名小说,该小说霸占《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一年时间。这部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管是观众还是专业评委都给予相当高的评价。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配乐奖,豆瓣评分高达9.1分。
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派”的印度少年,家里是开动物园的,从小和各种动物密切接触,又在印度这个崇拜神的国度里成长,相信世界有神的存在,相信动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灵性的,可以交朋友。在一场变故中,一家人不得不坐船搬家到加拿大,在一场暴风雨中,他失去了家人,只剩下几只动物和他一起漂流,他最终拼尽全力,活了下来,到达墨西哥的神奇故事。
这部电影有点像《泰坦尼克号》的叙述方式,主角在经过了一段生死时刻之后,回忆自己的那段经历,在他的波澜不惊地讲述中,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里面蕴藏的深刻内涵。电影的故事情节紧凑,一环扣一环,炫丽的画面一幕接一幕,让人深深地沉迷在其中,我们也会从心底畅想,神是否存在?在最困难的时刻,我们应该相信神吗?电影并不正面回答神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留给我们自己去思考,这只能是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答案。
我们常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以尽信神也不如无神,任何我们相信的东西都需要经过考验的,而只有最绝望的时刻,你的那个信仰才是真的信仰,下面本文就派的信仰“小时候受到父亲的考验、在暴风中多次考验、在猫鼬岛的短暂舒适中受到考验”这三个考验的情节,来讲述电影的主题。
01、小时候父亲对派的考验,也是一种教诲,在派的心中埋下正确信仰的种子。派小的时候什么宗教都相信,这让家里人很苦恼,父母都是受到高等教育的影响,对神这种虚无缥缈的概念十分反感,尤其是父亲,他觉得需要好好地给儿子上一堂课,免得他误入歧途。
1、父亲在饭桌上对派的信仰的指导,不要盲目信奉一切,要学会理性思考
派的父亲对派说:“你不能同时信仰三个宗教,因为你什么都相信,就跟什么都不相信一样,与其在各种宗教中举棋不定,不如信奉理性,几百年来科学取得的成果,已经远远超过了宗教几千年的成果”。
但是这是父亲反对他信仰神的理由吗?显然不是,他希望派去思考信仰背后的意义,父亲又进一步说:“我不奢望大家的意见一致,但我宁愿你信仰一种我不接受的宗教,也不愿意你盲目信奉一切,这就需要你从理性思考开始”。
是的,理性思考是我们的正确的开始,因为信仰不是为了信仰而去信仰,它必家有某种力量去驱使你,而那种力量才是你需要去认清的东西,我们不能浮于表面,去盲目认同别人强加于你的想法,即使那个想法看起来很美好,这就是理性,而只有经历理性思考过的信仰,才能经得住考验。
2、在老虎笼里的教诲,让派认识到信仰是很残酷的,并不总是美好的
派从小就和动物亲密接触,相信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可以从它们的眼睛里看见。于是他想徒手去喂一只老虎,如果不是父亲及时赶到,派就可能被老虎咬死了,这让父亲很生气,他立即叫工人绑一只羊在老虎笼子旁边,老虎凶猛的本性立刻暴露了出来,一口就咬死了可怜的羊。
这段经历让还是童年的派的信仰有些瓦解,他感觉世上某种美好的东西失去了。他对神是否存在有了的质疑,或者说神并不是按他所想的那种方式存在,他的信仰第一次受到了深刻地考验,如果没有这次考验,在后面,他也不会学习如何去和老虎正确相处,所以他才说:“我再也没有机会感谢父亲,感谢他教我的一切,告诉他,如果没有他的教诲,我恐怕就活不了了”。
他开始了解到人和动物之间的灵性是不一致的,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解释,人和动物之间的信任和沟通需要时间,这为他后面和老虎相处打下基础。
02、两次暴风雨夺走了他的一切,是沉沦还是求生,考验着他的信仰的底线。当派的家乡不再为他家的动物园提供补助时,他父亲决定关闭动物园并搬家到加拿大,而这个决定也把一家人带进深渊。
1、第一次暴风雨的考验,让他失去了亲人,他从心底呐喊着活下去
当轮船行驶在马里亚纳海沟时,一场大风暴把他们的轮船击沉了,全家人除了派都葬身大海之中,他眼睁睁看着轮船沉入大海却无能为力。派坐着一艘救生艇死里逃生,救生艇上还载着一只老虎、一只鬣狗、一只斑马和一只猩猩,后来鬣狗咬死了斑马和猩猩,老虎咬死了鬣狗,最后剩下派和老虎一起漂流。
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很难生存下去,除非你的内心真的有信仰.派把这一切当作是一种考验,他自己做了个小木排,让老虎呆在船上,并逐渐训化了老虎。他知道在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内,想要漂流过太平洋,他需要和老虎为伴,他从老虎的眼睛里看到一丝灵性,他可以和老虎交流,从而填补精神的空虚。派和老虎逐渐熟悉了对方,并互相依靠对方,这弥补了他小时候受到的心灵创伤,也坚定了内心的信仰。
后来当他和老虎成功上岸时,老虎没有回头看他,他撕心裂肺地哭了,那老虎已经是他的信仰的具体化了,代表上帝给它传达的信息,没有什么是偶然的事,也没有巧合,一切都是他的选择。
2、第二次暴风雨夺走了他的生存物资,再一次考验他的底线
后面又来了一场暴风雨夺走了他救生艇上所有的生活物资,他在暴风雨中看到一丝光亮,好像上帝显灵一样,他在暴风雨中大声喊:“仁慈的主,显灵吧,我已经失去了家人,我已经失去了一切,我完全屈服了,您还想怎样!”。
他把这一切当作上帝对他的考验,而只有通过考验的人才有资格活下去,才能到达陆地,也因为有了信仰,他才有强大的求生欲望。我们知道“叶公好龙”的故事,叶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他这个人特别的喜好“龙”,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了。有一天,“龙”实在忍不住了,就下凡去看一下叶公,结果叶公看见“龙”,就好像被吓破胆了一样。
叶公对龙的信仰是浮于表面,禁不住考验,而真正的信仰,是你人生的最后的支柱一样,是内心最真实的表达。而越在困难的时刻,你越能发挥信仰的作用。从而渐渐地把信仰溶入你的生命之中,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意识,一种自律。
03、舒适的猫鼬岛之旅,考验着派,是安于现状等死,还是重新出发在两场暴风雨过后,救生艇漂流到了一座猫鼬岛上,这里有充足的食物和水供给他和老虎。相比海上的狂风暴雨,这里是一个舒适的家,有舒适的动物,植物,阳光和水,如果他在这里住上一年半载或者终生,也是很不错的想法。
派犹豫了,当他决定是否离开小岛时,他找到一只人类牙齿,他明白如果他像这个人一样,一直呆在岛上,结局就像一个懦夫一样死在岛上,他说:“我预见到了自己继续呆在岛上的下场,孤独寂寞,被世间遗忘,我一定要重返人世,不成功便成仁”。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他毅然离开了这个舒适的环境,最终到达墨西哥,回到人世,向我们讲述这个神奇之旅。
派对神信仰,让他知道,如果他再次出发,他必定可以到达成功的目的地,如果他在安乐之中怀疑对神的信仰,他将不会再次前进。我们的信仰,往往经过了严酷的考验,却过不了甜蜜的考验,如果在安乐中不前进,那之前的考验就没有意义,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
结语:
影片通过派的这段漂流经历,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启发我们,不要随随便便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如果你的信仰没有通过残酷的考验,那只是一个幻觉,而在最困难的时刻,越能反应你的真实的想法,能够沉淀下来的的,才是你真正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