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用天使的视角告诉你,爱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永恒的爱。@海豚女王
《天使之城》是由布拉德.塞伯宁执导,尼古拉斯.凯奇,梅格.瑞恩主演的电影,于1998年在美国上映。这部电影获得第56届美国金球奖提名、第8届MTV电影奖提名和第25届土星奖提名等。
《天使之城》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一个名叫塞斯的天使经常游走于医院,等待那些即将逝去的生命,引领他们走向天堂,一个偶然瞬间,塞斯和抢救病人的女医生梅姬相对视,他被梅姬在抢救病人时的眼神,深深地震撼到了,从而坠入凡间,爱上了梅姬的故事。
当然故事如果只是男女之间的爱情,那就显得有点肤浅,电影以一个天使的视角,探讨着“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停地追寻它,哪怕作为一个天使,也会因此而坠入凡间。
当塞斯再次显身时,他们在一处公园相遇,此时梅姬也爱上了塞斯,他们互相探讨了爱是什么?作为医生的梅姬的回答:”爱是一种化学反应。” 这个答案连她自己都不满意,显然这是很世俗的一种回答,表面的想法,这时候他们开始了对爱的最初的思考。
而对“爱”最本质的认识,是柏拉图在《会饮篇》中的描述的“爱情的阶梯”:从肉体开始,人将逐渐认识到灵魂、行为、知识、和美本身的美好,完成对爱的学习。
他首先应爱上某个人的身体
他会意识到某个身体的美和其它身体的美是紧密联系着的,所有身体的美都是统一的。
然后他就会意识到灵魂的美比身体的美更高尚。
他会开始思考人的形为和法律中的美,进而寻求进一步更广泛的美。
最终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非凡本质的美,即是美本身。
这时候他领悟到了美的的本质,而不是美的表象,从而完成对爱的学习。
下面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爱来源于永恒的源头、爱会突破时间限制、爱的升华”,讲述影片中塞斯作为一个天使来到凡间经历爱的体验,从而对说明是爱有更深一层的思考。最后我们明白爱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你我之分,一切都是一体的这个道理。
01. 爱诞生于永恒之中,永恒的源头
电影也试图探讨着爱的本源,每天清晨,这些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天使,每天都会在沙滩上集会,迎接着一天阳光的到来。他们沐浴着阳光,就好像听到阳光在轻轻地歌唱。
天使们沉浸在光之中,就好像沉浸在上帝的爱之中,他们是完全的光的使者,在人们离开肉体后带领他们回家。就像电影一开始时,小女孩在肉体死亡后跟着塞斯走了,小女孩问塞斯他们要去哪,塞斯用满怀深情关爱的眼神,只说了一个字:“家”。
我们来源于家,最终于又回到家里,这种往复循环不断地发生着,从而我们可以一遍又一遍地体验爱的真相,不同地角度,不管是爱着的一方,还是被爱的一方。
电影中另外一个细节,当塞斯化身为一个普通人参加了朋友的聚会,聚会中和朋友的孙女照了一张相,但是这张相中,我们只看到小女孩的样子,而塞斯只是一片光亮。
圣经《创世记》中对光的一个记载:“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这一细节暗示电影要表达塞斯是上帝的使者,是上帝的爱的具体化,成为一束光,他们象征着纯粹的爱,无条件的爱,并把爱传递给世人。
苏格拉底曾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每个人都可以是天使,都可以体验到造物主无条件的爱,每当我们感受到这种美,内心就会充满阳光。
影片中凯奇很好地演绎一个天使,自始至终双眼充满深情的爱,让人印象深刻,如果说别人看到你内心的的太阳发光,那一定是温暖的眼神,深入灵魂,来自造物主的源头。
02. 死亡也不能阻止爱,反而让爱成为永恒
这部电影的结局是悲剧的,当塞斯转化为普通人,准备和梅姬厮守一生时,梅姬在一次外出时出了车祸,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有了一个悲剧的结束,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唏嘘不已。为什么电影想要这种结局呢?
电影探讨着一个问题,死亡是否会让“爱”终结?正如梅姬在临死前所说的:“我不害怕,若他们问我,我最喜欢的是什么,我会告诉他们,是你”。所以导演通过梅姬的临终遗言,表达电影的主题,我们爱不再是一个身体,喜欢的“你”是一个爱的具体化,是美的本身。
就像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老婆死了,好友惠子前来吊唁,他却看到庄子盘腿而坐,一边敲打着一个盆子一边唱歌。惠子很是不解,他问庄子:“你老婆为你生孩子,贤惠持家,如今过世了,你不但不哭,还敲盆子唱歌,你还是个人吗?”庄子说:“你错了,人的生死就是四季交替一样,她虽然死了,却安睡在天地之间,如果我还悲伤,反而显得我不够通达”。
庄子在《知北游》中更进一步表达这些想法:“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生和死、美和臭本来就是一体的,生命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而死亡是另一次重生的起点,美好的东西会化为腐臭,而腐臭又会转化成美好。
别外地,如果爱的人是永生的,那么我们也不会去珍惜,人性如此,越是少的贵的,我们越是看重它,能够全心全意,把那种感觉深入我们的灵魂,去感受它,这样我们不会那么容易忘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形式的永恒,如果我们真的是灵魂不灭,那我们死后也会记得这种感觉。
死亡让爱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却改变不了它的本质,我们内心依然可以充满阳光,就像庄子那样,他保留了对妻子最真的爱,而舍弃了一个身体,从而让爱得到了升华。
03.由爱一个人,升华到爱的本身,是让爱永恒的最好的方式。
电影的最后,塞斯在一个清晨的早上,在太阳要升起的时候,他跳进了河里,然后又浮了起来,他浮起来了的时候是那么开心,他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似乎也感受到了梅姬对他深深地爱,他本身是天使,所以这些道理他已经懂了。
当他把爱上升到博爱时,就超越了生死的界线,用这种爱,去感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会像梅姬一样,每天去菜市场买菜,吃到每颗甜蜜的梨子,这种简单幸福其实就是美好的本身,不需要什么条件。
不过这里不要有个误区,认为肉体的爱是低贱的,而精神的爱才是高贵的,整部电影反反复复出现一个词“触摸”,塞斯说:“比起永生,我更愿意只闻一下她的头发,吻一次她的嘴唇,只触摸一回她的手,哪怕只让我体验一次,就一次”。就是要向我们传达一种信息,爱是平等的,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强烈而美好的。哪怕只是一瞬间的体验,那种记忆也是永久的。
写在最后:
或许我们都像这部电影的天使一样,为了体验爱而坠落凡间,从头开始学习,先学习爱自己,进而去爱别人,再爱所有的一切,最后带着这种美好的体验又回到家,回到我们最初的地方,不要被生活的压力迷失了方向,体验一切能够体验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