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下,广州这类户型不好卖了?真相是……

可而瑞区域 2025-04-23 22:48:42

近年来,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去库存”成为楼市重要关键词之一。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房地产有关的内容就提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

广州也在不断响应自然资源部号召,坚持按照“以人定房、以房定地”原则,科学调节住宅用地供应规模、节奏和结构,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市场预期。

克而瑞数据监测显示,广州2025年一季度在“供给节制+成交筑底企稳”下,截至3月末广州商品住宅库存面积1438.52万㎡,去化周期20.9个月。

无论是库存规模或是去化周期,均创下了近10个月来的新低。

但深扒库存结构后发现,不同户型间的库存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分化。

01

滞销?连续三年库存占比超20%

克而瑞数据监测显示,截至3月末广州100-120㎡户型商品住宅库存25925套,同比增长11%,占所有户型的22%,位居所有户型中位居前三,去化压力显著。

扩大时间轴看,克而瑞数据监测显示,近九年该面积段库存占比由2017年21%增长至2021年26%最高峰后,才开始逐渐呈现下滑趋势,但近三年依旧保持超20%的高位规模。

在这其中,外围区成为了这类面积段的“重灾区”。

受长期“供过于求”的影响,数据监测显示,截至3月末增城区该面积段库存套数最多,共有5113套,其次是花都区,达到了4043套,番禺区位列第三位,共有3899套。

从去化周期来看,数据监测显示,由于越秀区供应少,总价高,导致去化周期全市最长。

花都区该类户型去化周期长达24.4个月,其次是黄埔区,去化周期为23.4个月。

相反,由于供应的减少、流速的加快,荔湾区该面积段商品住宅库存不到千套,去化周期仅7.9个月。

02

去化承压原因是?

曾经“吃香”的面积段,为什么会在一季度末面临着去化承压这一市场现状?

从供应角度看,克而瑞数据监测显示,随着近年来改善及置换需求的不断旺盛,120㎡以下户型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购房者的需求,开发商也在随之减少供应。

尤其是100-120㎡户型供应占比减少最大,2024年供应数量占比较2019年腰斩。

以及在去年年初广州率先取消对120㎡户型不限购政策,更是大幅度刺激了改善买家入场,100-120㎡户型在没有享受到政策红利、供应减少的情况下,也逐渐遭到市场抛弃。

与之相反的是,克而瑞监测到,目前广州市面上新规产品全面铺开的情况下,开发商对户型产品进行不断升级创新,实用率与居住体验都在进一步提升,再叠加低总价的优势,这让70-90㎡户型成交近三年来成交占比逐年上涨,也成为了所有面积段中流速最快的户型。

例如作为四区首个吃到户型新规“螃蟹”的保利和颂,以”低总价,小户型、高实用率”三大卖点,在中心四区“杀出重围",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经清盘。

导致100-120㎡户型库存占比居高不下的原因,正是因为其中旧规户型占比较高,无法吸引购房者的眼光。

在旧规产品中,该类户型通常采用采用“三房两卫+竖厅”的配置,不仅价格差距大,居住体验与90㎡户型相差无几,而更有能力的购房者,会优先选择居住是适度更高的产品。

例如作为新规户型代表的招商林屿境,凭借“25%阳台占比+40%全赠送空中花园。”其项目的110㎡的四房户型,实际使用面积可达 153㎡,实用率高达 139%,项目还运用了错层阳台设计,受到了众多购房者的青睐。

就像国家标准《好房子》需求中所言,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是新形势下每个房地产企业的必修课的之一。

03

一季度这些项目很畅销

尽管100-120㎡户型在现阶段的广州楼市处于整体处于去化承压的阶段,但仍有一些项目凭借自身优势及产品力实现了逆风翻盘。

其中广州亚运城2025年一季度劲销97套,凭借极致性价比,获得了该面积段成交套数全市成交排行TOP1。

广州首个四代住宅试点项目招商林屿境今年一季度劲销88套,凭借高实用率与高赠送空间,以及独特的户型设计,位列该面积段套数排行TOP2。

国贸云上今年一季度该面积段热销83套,位列排行榜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项目共同点均为高实用率的120㎡四房户型设计,在一众项目中脱颖而出,登顶榜单前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