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想到,仅仅7年光景,卫立煌重回大陆时,非但没被抓起来,反而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设宴款待,还有6位元帅一块儿去迎接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卫立煌咋就被算进战犯里头了,他又凭啥让中共对他刮目相看呢?
【蒋介石的五虎上将】
卫立煌是蒋介石手下有名的“五大猛将”里头的一个,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不过呢,卫立煌开始混的时候没啥背景,在跟蒋介石认识前,20岁的他啊,是给孙中山先生当保镖的。
跟着孙中山先生那会儿,卫立煌就表现出了军事上的过人之处,没多久就升到了营长的位置,这让孙中山对他特别赏识。
之后,孙中山先生特地赠给卫立煌一张自己的照片,照片背后写着七个大字:“赠立煌同志,孙文”。卫立煌特别珍视这张照片,一直好好收藏着。在跟随孙中山先生的那段时间,卫立煌学到了很多关于革命的理念。
孙中山去世后,卫立煌还在粤军里努力奋斗,他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本领,赢得了不少战斗的胜利,这引起了蒋介石的。
那时候,蒋介石和卫立煌在粤军里头算是“特别的存在”,因为他们俩都不是广东本地人,所以总被排挤。这种共同的遭遇让蒋介石觉得卫立煌挺对胃口的,于是他就想方设法地跟卫立煌拉近距离,想要把他拉拢过来。
那时候,蒋介石还没背叛革命,整天喊着“三民主义”,借着孙中山先生的名头到处糊弄人,很快就把卫立煌给拉拢过来了。有了这个得力干将,蒋介石打了不少胜仗。再加上蒋介石的老婆宋美龄,跟卫立煌的老婆朱韵珩关系不错,所以他们两家关系也就越来越铁了。
1932年8月份,蒋介石挑中了卫立煌,让他当中路军第六纵队的头儿,去对付红军。没想到,卫立煌真够厉害,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把红军在鄂豫皖那块儿的军政大本营金家寨给攻下来了。蒋介石一看,高兴得不得了,立马下令把金家寨的名字给改了,叫它“立煌县”,算是给卫立煌的一个大奖励。
不过,蒋介石没多久就露出了马脚,他老爱用自己人,手下那些得力干将,要么是自家亲信,要么来自浙江,又或者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可卫立煌呢,这三样都不沾边。所以,蒋介石从一开始就没完全信得过他,给他的待遇也远不如其他亲信。
任何人被领导特别对待都会心里不舒服,卫立煌这种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更是如此。他自认为在五虎上将里最有资格,却总被蒋介石冷落,一直没得到过什么重要的军职。这事儿让卫立煌对蒋介石慢慢有了意见。
后来啊,那些小裂痕一点点扩大,最后就成了他俩彻底闹掰的导火索。
【亲共将军卫立煌】
1936年,西安事变成了事情的关键转折点。那会儿,蒋介石跑到西安去监督打共产党,张学良见了,眼泪鼻涕一起流,狠狠批评蒋介石的不抵抗做法,喊着要他别再打内战,大家伙得团结起来对付外敌。可蒋介石呢,压根儿不听,还说他太天真,这一下子就把本来就心怀不满的张学良给惹毛了。
12月12号一早,张学良和杨虎城联手搞了个大动作,直接动手把卫立煌和蒋介石给抓了,然后把他俩关在了西京招待所里。紧接着,张学良就给中共中央打了电话,请周总理过来商量事儿。
大家伙儿都琢磨着,这些年共产党被“剿共”行动折腾得不轻,心里头肯定恨透了那些对手,特别是卫立煌,作为剿共的主力,他自个儿心里也打鼓,想着周总理这回肯定会借机好好收拾他们一顿,或者趁机提出一些让人头疼的条件。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眼瞅着国家有难,周总理竟然把大局放在了前头,没想着报复的事儿。
周总理对蒋介石的评价相当深刻。他认识到,尽管蒋介石在某些方面令人不满,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蒋介石仍然是民国的实际领导人。如果此时去除这一领导核心,短时间内将难以找到合适的新领袖来凝聚人心,这无疑会给日军提供可乘之机。
再说,这些被圈起来的将领,一个都不能动,动一个那就是在给中国军队的抗战能力打折。
卫立煌一听完中共的理念,心里头那个惊讶啊,真是没想到。他打心底里对周总理的大度佩服得五体投地。回想起自己在蒋介石手下那段日子,唯命是从,对外头抗日的事儿不闻不问,一门心思就放在剿共、搞内部争斗上,卫立煌觉得惭愧得要命。这么一来,他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好感噌噌往上涨。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又走到了一起合作。卫立煌因为对中共有些好感,还带点愧疚,就主动跟共产党人打交道,开始合作。那时候,红军被整编成国民革命军的第八路军,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八路军,而这支队伍正好归卫立煌管。
虽说有管制这一说,但卫立煌对待八路军从不强硬,一直都是平等地跟他们合作。八路军那严明的纪律和不怕吃苦的精神,真的让卫立煌特别佩服。
1938年1月份,12号那天,洛阳的战区会议开得挺热闹,卫立煌就在那会儿跟朱德朱老总碰面了。他俩被安排在同一节车厢里,一块儿待了好几天,处得挺不错。
路上,朱老总跟卫立煌聊起了自己的身世,说他从小家里穷,为了找救国家救百姓的路子,特意跑到上海去见孙中山先生。后来,他又跑到马克思的老家德国,去学习共产主义的真正意思,那是去年的事儿了。
这段往事让卫立煌心里头不由得想起自己,他也是从穷苦家庭出来的,给孙中山先生当警卫的那段日子,他一辈子都记得清清楚楚。卫立煌对朱老总特别有感触,朱老总为了理想,那种啥也不怕、全心投入的精神,还有他高尚的品质,真是让他打心底里佩服。
卫立煌和朱老总成了铁哥们,经常约着一起喝两杯。在抗日战场上,他俩配合得那叫一个天衣无缝。多聊了几次后,卫立煌对共产党和他们提起的延安特别感兴趣,心里直痒痒,特别想去亲眼瞧一瞧。
4月16号那天,卫立煌说要去洛阳开军事大会,就顺便走了陕北那条路,这样他就能顺理成章地到延安转一圈。毛主席一听说卫立煌要来,那可是相当上心,毕竟这可是头一回有国民党的大官到延安来。所以,毛主席给卫立煌的接待规格特别高。
卫立煌在去延安的路上,心里头七上八下的,因为他以前跟着蒋介石,跟共产党人对着干过不少回。可等他真到了延安,才发现自己之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共产党人对他特别热情,真诚地跟他打招呼,这让卫立煌心里头暖洋洋的,特别感动。
卫立煌到延安走了一趟,心里头真是震撼不小。他亲眼瞧见共产党人和老百姓一块儿吃饭,一块儿干活,那种军民一条心、一块儿搞建设的场面,简直让他大开眼界。这在国民党军队里头,他压根儿就没撞见过。
跟毛主席聊过天后,卫立煌觉得收获特别大。他心想,要是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像延安的军民那样,咱们哪还能被小日本欺负到现在啊?
走出延安的时候,卫立煌立刻爽快地拍板,给八路军送去了足足100万发步枪子弹,还有25万颗手榴弹,外加整整180箱牛肉罐头。这就是卫立煌和共产党关系友好的开始。
【拒绝内战的卫立煌】
后来,卫立煌跟中共的关系越来越铁,他开始大量招收那些共产党出身的有为青年,就连他身边的贴身秘书也全是共产党人。因为这样,他还被人戏称为“七路半”。
不过,这事儿却让蒋介石起了疑心,他本来就对卫立煌不太放心。特别是看到卫立煌跟中共越走越近,更是把他当成了眼中钉。因此,蒋介石悄悄派人查了卫立煌好几次,但都没找到他泄密的真凭实据。尽管如此,生性多疑的蒋介石还是没法消除心里的猜疑。
1941年5月份,蒋介石因为仗没打好,就把卫立煌的军职给撤了,让他回家养老,去成都照顾年迈的老母亲。而且,他还派了密探整天盯着卫立煌,一刻也不放松。周总理知道这事后,挺不是滋味地说:“这事儿,是我们给你添麻烦了!”
1943年,缅甸战事正紧的时候,卫立煌又重回权力舞台。那时候,国民党里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人了,蒋介石没辙,只能再把卫立煌请出山,给他官复原职,派他去缅甸打仗。
在缅甸,这位被称为“虎将军”的大佬真是大展拳脚。他带着中国远征军的兄弟们,用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打法,把日军打得屁滚尿流,没多久就把云南被占的地盘给夺回来了。因为这,当时的人们都夸他是“常胜将军”,厉害得很。
不过,这位以军事才能著称、常被称作“不败战神”的家伙,在解放战争里头却连连吃亏,从一代豪杰转眼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倒霉蛋”,把蒋介石气得半死。这其中的转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到底是咋回事呢?
说起来,卫立煌其实压根儿就不乐意打内战。早在解放战争爆发前头,他就已经暗地里向中共伸出了橄榄枝。他偷偷给中共发了一封电报,说愿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忙,盼着能早点儿让内战停下来。
1948年9月12号,辽沈战役正式开打,蒋介石让卫立煌当上了东北“剿匪”总司令。不过呢,等卫立煌到了沈阳,蒋介石再怎么催他出兵帮忙解围,他就是不干,硬是一兵一卒都不动。
看到国民党的大部队差不多都被打垮了,蒋介石慌了神,他火速把卫立煌喊到南京,催他赶紧带兵往西去锦州。可卫立煌还是那句话:“沈阳那边兵不够,没法往西走,得赶紧从关内调些援军来救锦州。”
10月13号那天,蒋介石急匆匆地飞到了沈阳,他没找卫立煌,而是自己直接上手,指挥国军往南打,还叫侯镜如带着部队往东猛攻塔山。不过呢,卫立煌还是那句话,“咱们得稳扎稳打,别硬冲塔山,白白牺牲兄弟们的性命。”
卫立煌就像是跟蒋介石唱反调,说啥都不买他的账。结果,解放军一攻打过来,东北那边没过多久就全给解放了。
蒋介石在丢掉东北后,气得不行,立马让人把卫立煌喊到了北平。到了11月26号那天,蒋介石找了个理由,说卫立煌耽误了军机大事,就把他的军权和官位都给撤了,还把他关在了广州。那时候,蒋介石越来越觉得卫立煌可能是中共的间谍,心里头好几次都想把他给解决了,俩人的关系算是彻底断了。
卫立煌处境危险,生命岌岌可危之际,12月25号那天,中共中央公布了一份国民党战犯名单,蒋介石排在了第一位,而卫立煌呢,排在了第28位。
这份战犯名单让蒋介石大为光火,但这也让他对卫立煌的猜疑烟消云散。他以为卫立煌按兵不动只是战术考量,殊不知卫立煌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其实是中共在暗中保护他的策略罢了。
结果,卫立煌捡回了一条命。第二年,蒋介石卸任了,卫立煌瞅准机会,带着一家老小跑到了香港。他坚决不去台湾,而是跟中共通了电报,心里就盼着局势安稳下来,好能回大陆去。
这一晃,六年时间就过去了。到了1955年3月14日,多亏了组织的帮忙,卫立煌和他的妻子终于能够回到祖国大陆了。到了4月6号,他们两人到了北京,周总理还有朱德元帅等六位大元帅,都亲自跑到车站去迎接他们。
4月25号那天,毛主席摆了桌宴席,亲自接待了卫立煌。从上次在延安见面算起,这都17年过去了。卫立煌瞧着面前的毛主席,还是那般和蔼可亲,心里头真是感慨万千。
回到祖国怀抱后,卫立煌可没闲着,直接被选为了全国政协的常委,后来又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他一直都在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尽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