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破冰船之争:美国最大排水量1.6万吨,瑞典1.3,中国呢

七七看体育 2024-12-02 19:26:35

极地研究就像给地球做体检,冰雪深处藏着气候变化的病历和未来环境的密码。11月28日咱们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已经顺利抵达南极中山站外围的陆缘冰区域,即将开始新一轮的科考征程。中国、美国、瑞典都是极地科研强国,谁家的科研破冰船排水量最大呢?

美国:冷战催生的冰上武士

别看北极人迹罕至,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摩拳擦掌。

这里不光埋藏着丰富的资源,那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潜艇航道、导弹部署的天然屏障。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见苏联在北极动作频频,自然坐不住了,开始筹建自己的破冰船队。

这些船表面上打着科研的旗号,其实骨子里就是披着羊皮的狼。

当时苏联打着科研的幌子,暗地里却在测试导弹、部署核潜艇。

美国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第一艘多功能破冰船北风号就是个明证。

表面上是搞气象观测、清理航道,实则在冷战期间深入北极冰层,为美军潜艇探路,还顺道监视苏联核潜艇的一举一动。

时间往后推,冷战结束了,但北极这盘大棋却是越下越热闹。

全球气候变暖,冰层日渐消融,北极航道也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俄罗斯凭着手中的破冰船大军,在这片领域可谓独占鳌头。

咱们中国也不差,雪龙号频频出征,不仅拿到了一手气候数据,还为未来的北极航运开了个好头。

在这样的压力下,美国不得不加紧行动。

1999年他们打造了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旗舰——希利号。

这是个大家伙,排水量高达16257吨,配备了5个专业实验室,也是美国目前最大的科研破冰船。

虽说挂着"冰海实验室"的招牌,其实它身上的军事味儿一点没少。

从测冰层厚度到记录气候变化,从为潜艇开路到通讯保障,样样精通。

不过美国的破冰船队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俄罗斯的破冰船队已经超过40艘,美国眼下就两艘极地破冰船,其中一艘更是服役超过50年,实在是相形见绌。

为了在这场北极角力中不落下风,美国最近可是下了血本。

海岸警卫队启动了极地安全巡逻舰计划,还与加拿大、芬兰一起制定破冰船合作计划,打算投入百亿美元打造新一代破冰船。

这些未来的船只不仅要智能化,还要具备更强的破冰能力和军事功能,可见美国在这场北极争夺战中的决心可不是说着玩的。

信息来源:wikipedia.《希利号》

瑞典:冰雪中的商业先锋

瑞典这个北欧的小国,总能凭着一股巧劲儿在全球事务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科研破冰船这件事上,自然也不落下。

别看他们的国家小,资源也有限,可一到关键时刻,脑子灵光得很,知道怎么用有限的资源撬动最大的价值。

破冰船对瑞典来说可不仅仅是科研工具,更是赚钱的好帮手。

瑞典的破冰船跟它的地理环境脱不了关系。

波罗的海的冬天可不是闹着玩的,冰封千里,要是没有破冰船,这里的货物运输早就停摆了。

最早瑞典造破冰船也是为了给自己开路,保住国内的航运命脉。

但后来他们脑筋一转,觉得这船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物尽其用,于是就开启了国际合作的大门。

这一来二去,不仅为国库增添了外汇,还在国际上打响了名号。

要说起瑞典的得意之作,非奥登号莫属。

这艘破冰船是在1988年建造,1989年投入使用,排水量在1.1万吨到1.3万吨之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非核动力破冰船之一。

自从投入使用以来,奥登号几乎跑遍了南北极,参与了无数国际科研项目。

2016年奥登号被租给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去南极考察。

瑞典的科研团队趁机搭了顺风车,收集了不少珍贵的极地数据。

奥登号不仅是个科研能手,还特别环保。

它采用柴油-机械系统,总功率高达24500马力,却能把排放控制得相当环保,完全符合极地生态保护的高标准。

这倒是符合瑞典人的风格,毕竟他们一向把环保当作自己的招牌。

目前瑞典正与芬兰携手,筹划着打造新一代的科研破冰船。

他们不像俄罗斯那样,靠数量称霸,也不像美国那样,把破冰船当作战略棋子,而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以小博大,以质取胜。

或许正是这种务实的思路,才让瑞典在国际科研界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信息来源:wikipedia.《奥登(1988年破冰船)》

中国:后来者的冰海征程

想当年咱们连一艘像样的破冰船都没有,如今却能在南北极之间来去自如,咱们用了短短几十年,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冰海征程。

1993年咱们从乌克兰赫尔松船厂花了1750万美元买了雪龙号。

这艘船本来是苏联的10621型极地运输船,原本的任务是在北极运输物资。

当时的中国在极地科考方面几乎是白纸一张,而有了雪龙号,就像拿到了一把钥匙,开启了极地的科考大门。

后来经过咱们的精心改装,这艘船摇身一变,成了咱们极地科考的开山之祖。

雪龙号满载排水量高达21025吨,当之无愧的冰海巨无霸。

从1994年首航南极开始,它就成了咱们极地科考的主力军。

从长城站到中山站的建立,处处都留下了它的足迹。

可以说没有雪龙号的打头阵,咱们在极地科考上恐怕很难有如今的成就。

岁月如梭,斗转星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趋复杂,单靠雪龙号显然有些忙不过来了。

于是2019年,我们迎来了新一代的雪龙2号。

这是咱们第一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由芬兰阿克北极基础设计,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详细设计,江南造船厂负责建造。

虽然排水量只有13996吨,比雪龙号小了一大圈,但它的破冰能力更强,能在1.5米厚冰层(含0.2米雪)中以2-3节航速连续破冰航行。

采用了双向破冰技术,能前能后,轻松应对极端冰况,是全球首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如今雪龙号和雪龙2号已经形成了双龙探极的模式,各有分工。

这些破冰船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咱们极地科考实力的见证。

从当年的门外汉到如今的科考强国,这一路走来,虽然艰辛坎坷,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有力。

信息来源:wikipedia.《雪龙号》

0 阅读:0

七七看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