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头疼的“龙行龘龘”

今西安 2024-02-21 16:02:49

中国人拜年,都爱说几句吉祥话,这既是传统,也是潮流。

至于吉祥话的内容,根据时间和对象的不同也有区别。务农的要“五谷丰登”;上班族都“提级加薪”;学生个个“金榜题名”;生意人则是“日进斗金”;虎年大家“虎虎生威”;马年人人“马到成功”......肯定有人觉得老套,但祝福的心意都是真的。

2024年春晚“龙行龘龘”主标识(图:央视文艺)

今年是龙年,官媒代表央视在给全国人民拜年时,先给大家来了一波开屏雷击:“龙行龘龘,欣欣家国”。甚至还把它做成了春晚的主题,以“龘”字为原型的视觉符号也被用作春晚的主标识。

龙行......嗯,龙行什么?

我把手机字号调到特大,反复看了5分钟,才确认“龙行”的后面是两个如假包换的中国汉字,而不是二维码之类的东西。

看到这个奇形怪状的字,我满脑子里都是苏东坡的那句词: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1

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我翻遍了手头所有的字典,结果发现“龘”这个字在各种主流工具书里完全踪迹全无,大众化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里都没有收录,收字量更多的《新华大字典》也找不到。被卡在“龙行”两个字上的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智商被无情碾压的无力感,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文盲的悲哀。

《中华字海》里的“龘”字

最后,我在收字8.5万个、号称“世界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中华字海》里,终于找到了这哥们儿......

这个多达五十一个笔画的字念“dá”,意思是“龙腾飞的样子”。“龙行龘龘”根据央视官方的解释,就是“以群龙腾飞的昂扬热烈之姿,生动描摹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不可否认,确实是个很好的口彩。

当然,口彩好是事实,字难认也是事实。跟朋友拜年,来一句“祝你在新的一年里,龙行龘龘”,人家大概率是一脸懵逼:“龙行啥?达达?哪个达?”

然后你会发现另一个致命的问题:“龘”这个字不光难读,还非常难写,又没有类推简化字,远没有看起来那么高大上,想把它解释清楚也是个技术活儿。“就是那个‘龘’,啊,就是三个‘龙’字叠起来,啊,不是简体的龙,是繁体字‘龍’,啊,你问繁体的‘龍’怎么写啊?啊,就是那样:一点一横,两点一横......”

高清“龘”字

如果对方有耐心听你把这个“龘”字从头到脚都描述清楚,那么我建议你好好珍惜这个朋友,这人绝对能处。

2

由于有了央视的站台,“龘”这个十个人里估计有十一个都不认识的怪字迅速走红网络,成为生僻字中扛把子一样的存在,同时还催生了一堆结构相同、性质类似的冷门文字一起出圈:前程朤朤、生活䲜䲜、事业燚燚......

有人在微信群转发的“龙行龘龘”的解释和总结

这几个词和之前的“龙行龘龘”连起来,寓意是“事业像龙一样腾飞,前途一片光明,生活年年有余,工作蒸蒸日上”。字面意思倒是都不错,但如果跟人拜个年还得先去翻《康熙字典》,大概率是没几个人会感到喜庆的,大家只会觉得你出现了装X症的早期病情——咋的,合着没文化都不配收到新年祝福了?

更何况,不认识“龘”、“䲜”这种二维码成精一样的字,也算不上没文化吧?

央视叫响“龙行龘龘”的口号后,主流舆论界基本一片笙歌,《从“龙行龘龘”看汉字之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龘”》《“龙行龘龘”与文化自信》《冷僻字不该被湮没在字典里》......之类标题在各大网站和自媒体平台刷屏,四处都是“生僻字焕发年轻光彩,成为传统文化的旧镜像,网络时代的新景观,翩跹之间阐释的,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魅力”、“汉字是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和最生动的展示,笔画纵横之间是只属于中国人的文化镌刻”、“让生僻字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是文化传承的应有之义,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示”之类叫好声。

《康熙字典》中的“龘”(图:央视新闻)

把一大堆99.99%的人见所未见、既不会读也不知道用法的冷僻字,从故纸堆的旮旯拐角里捞出来“炫”上几圈,就能实现“文化自信”了?恐怕没这么简单吧?

3

事实上,把诸如“龘”、“朤”、“䲜”此类不仅现代人感到极为陌生,甚至古代人都很少使用的冷僻字拎出来疯狂刷屏,很难说是什么“文化自信”——恰恰相反,我猜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些字时,感觉可能都和我差不多:先是为自己的才疏学浅感到惭愧,随后觉得到处转发这几个字的人实在是装X,最后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知道这些字的读音和意义后忍不住直接开喷“这TM都是什么玩意儿”!

(图:网络)

汉字的总数究竟有多少个?恐怕很难数得清。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对于汉字,既不可能做到全部认识,也完全不需要全部认识。2013年,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一共罗列了8105个字,它们获得了“规范汉字”的“名分”——换言之,没有收入《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都不是“规范字”。

而前面提到的《中华字海》这样的大型字典,它的收字量达到8.5万之巨,但是所谓的“规范字”只占不到十分之一——可以想见,包括“龘”字在内的其余九成,都属于已经被遗忘、淘汰甚至是国家已经明文废止的“非规范字”。能读对的人就已经屈指可数,更不会有多少人会刻意去使用他们。说得难听一点:这90%的汉字,其实都已经“死”了。

生僻字之所以成为生僻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逐渐丧失了使用价值。生物学中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说法,引申到语言学界也是同样适用的:“龘”、“朤”、“䲜”这些字,或许在历史上确实曾被使用过,但随着时代的推移和语言的演变,它们渐渐被其他更通俗、更简洁的字代替了。比如现在要表达“升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飞”、“翔”、“腾”这些简明易懂的字,而不会有人去用“龘”;同样,想要描述“朤”光明的含义,也有“明”、“亮”、“辉”、“耀”这些人人都认识的字。不客气地说:生僻字在如今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已经不具备实际意义了,高情商的说法是历史的遗迹,低情商说法就是形式远大于实质的空洞符号。

“龙行龘龘,前程朤朤”(图:新华社 王爱军摄)

说话写文章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人能听懂看懂。用既难认又难写的冷僻字来为难人,哪怕你真的是想传达美好的祝愿,本质上也是在开文化的倒车。

如果找几个奇奇怪怪、认识的人寥寥无几的字就能彰显所谓的“文化自信”,那么“龘”显然还不是最佳选择——为什么不直接用甲骨文,一步到位?那才是“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的集大成者。

4

话说回来,如果今年大面积泛滥的“龙行龘龘”是朋友圈里的哪个人心血来潮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我应该早就把他喷到家里人都不认识了。现在偏偏带节奏的是官媒,而且还是央视这样最高级别的官媒,这就让人感到很难评了。

更何况,关于汉字的应用,国家是有明文规定的,甚至还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有如下的条款:“第十四条 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三)招牌、广告用字;(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图:网络)

这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是收入《通用规范汉字表》的8000多个“规范字”,而“龘”字显然不在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2001年就开始实施的,现在已经2024年了,央视居然带头整了个大的,作为国家喉舌的代表,没有率先垂范,遵从国家对于汉语用字的规定使用常见字和通俗易懂的字,却拿出个没人看得懂的“龘”自娱自乐,也不知是哪个鬼才想出来的创意。

严格意义上来说:央视这一波操作,已经涉嫌违法了——搞传媒的应该都知道,报纸杂志上要是敢出现个繁体字,那可是足以被树立为反面典型钉上耻辱柱批判好久的严重工作事故。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就是吉祥神圣的象征。提到“龙年祝福”,喜庆祝词数不胜数,放着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马精神、龙飞凤舞、云起龙骧......这些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词句不用,偏偏要可着劲儿炒作“龙行龘龘”这种屏幕分辨率稍微低一点就看不清的难字、怪字,实际上就是误解了汉字的本质,完全把汉字当成了一种彰显“内涵”的花拳绣腿——人家看了之后是觉得你是真有内涵的牛X,还是觉得你就是个哗众取宠的傻X,还不一定呢。

或许鲁迅先生也未曾料到:一百多年过去了,他笔下那个喜欢四处炫耀“回有四种写法”的孔乙己,居然还有传人呢?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