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背后的操控者其实是他,孙权陆逊和刘备都只是他的棋子。
此处讨论正史上的夷陵之战,孙刘双方从兵力上来说是旗鼓相当的,大约都是五万多人的军队,从地理上来说,刘备方是占据一定优势的,居高临下。从将领上来说,刘备方有一定劣势,关兴张苞黄忠正史都是不在的,孙权那边老将还是有不少的,朱然、潘璋、徐盛等等都是沙场宿将。
平心而论,在不知道夷陵之战的结果之前,孙刘双方完全可以说五五开的,并没有说刘备方一定会输,用大败结果去倒推刘备不应该发动这次战役是不合理的。请把视角放大,拉到公元221年魏蜀吴三国的态势情况。
此时,曹丕、刘备都刚刚相继登基,站在曹丕的视角上,他刚刚登基,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帝上任更需要三十把火啊。很明显,曹丕心里肯定想大干一番,完全不排除他想打孙权或者也想打刘备。
就是孙权这家伙也鸡贼的啊,刘备打来后,孙权赶紧向曹丕称臣,使劲舔曹丕,曹丕还要求孙权把他的长子孙登送去曹魏都城洛阳。可见,孙权此时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曹丕对东吴也发动战争,孙权最怕两面受敌!
那么曹丕内心如何臆想呢,他就想先让孙刘斗一斗,自己坐山观虎斗看看好戏。
说到这里就明白了,夷陵之战背后的操控者其实是曹丕,孙权向曹丕称臣后,那么名义上,孙权就是为曹魏迎战蜀汉了,于是乎,曹丕作《报吴王孙权书》鼓励其杀敌。《报吴王孙权书》中明确记载了:又前都尉浩周劝君遣子,乃实朝臣交谋。就是命令孙权把儿子孙登送去曹魏,对于曹丕来说,你既然是我的臣子了,那你就要听命于我,送儿子过来。
此事被孙权一拖再拖,孙权内心肯定不愿意,但是和刘备要大战,只能不断找借口。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为何陆逊在夷陵之战中一直坚守,一直在避免和刘备大规模交战,一直在保全有生力量。正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军队兵力永远都是生存的根本,这就是陆逊看得远的地方。
故而,如果刘备并非几百里连营扎寨,犯了超级严重的兵家大忌,陆逊也并没有绝对把握主动出战火攻,战胜刘备蜀军的。曹丕也看出了这一点,指出了刘备与孙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犯兵家大忌,必定速亡。
但凡夷陵之战这一年中(221年7月-222年8月),曹丕提前讨伐孙权,孙权陆逊完全有可能迫于无奈,割还刘备荆州三个郡求和,孙权他也没有本事两面迎敌,很可能刘备敢伐吴的底牌就是赌曹丕也会打孙权。而曹丕做了个看客,孙权陆逊和刘备都只是他的棋子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