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念山海经:这座山堪称大熊猫的天堂,竹子多到吃不完

小不点念经 2022-04-27 10:24:54

山海经里的黄山,与现实里的黄山,除了名字相同就没相同之处了

皋涂山往西走一百八十里,就来到了黄山山脉的范围。黄山没有花草树木,整座山被一种名为箭竹的竹子承包了。盼水从黄山流出,一路向西,最终与赤水汇合,盼水的河底,有很多玉石。黄山的户主,是一种名为慜(上敏下牛,字典里查不到该字)的异兽。慜兽体形强壮如牛,全身上下长满苍黑的皮毛,头上长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箭竹林里,则居住着一种名为鹦䳇的鸟。鹦䳇鸟外形似猫头鹰,羽毛是青色的,鸟喙是红色的,长着人类的舌头,还可以像人一样说话。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山海小档案:因为在我国安徽省,也有一座黄山,因此小编在山海经里读到此处,总忍不住想和现实的黄山对比一下。但对比下来发现,两座山除了名字相同,基本上没有相同之处了。仔细想来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在山海经成书的秦汉时期,安徽的黄山还未获得黄山的冠名权。山海经里的黄山,很可能是大熊猫的最爱,因为整座黄山,除了竹子,还是竹子,就没有其他植物了。在异兽方面,拥有黄山户籍的异兽有两种,都不算太凶猛,而且在现实里都能找到原型。苍身大目的慜牛似乎是一种水牛,能说人话的鹦䳇,很可能就是现在能够学舌的宠物鸟鹦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文: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无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其名曰慜(mǐn)。有鸟焉,其状如鸮(xiāo),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䳇(wǔ)。

声明:某种程度上,《山海经》是一本关于我国古代山川地理河流的百科全书。就山海经的内容而言,也有人将《山海经》戏称为《山珍海味经》或《古代旅游食宿指南》。经研究,《山海经》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而是从先秦到秦汉,经过各个时代不知名作者的编写补录形成的文集。从古至今,对于《山海经》的研究一致没有停止过,相关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今天市面上主流的《山海经》版本,是经过西汉文学家刘向、刘歆父子编辑整理,晋朝风水大师郭璞做注而成。《山海经》以中原一带为中心,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依次勾勒出当时九州之内的山川地理情况。现代版本的《山海经》,共有文章十八篇,内容涉及五花八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本文以市面上通行的《山海经》版本原文为依据,在原文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上小编自己的理解,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个人主观性比较强,再加上个人学识有限,肯定有错误疏漏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如有争议,以读者为准,小编虚心受教。

0 阅读:5